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缓急之间有分寸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9-25 09:02

□卜庆萍

楼下的老裁缝李师傅有个习惯,缝补衣物时遇到复杂的花纹,总会先放下针线,对着布料静坐片刻。有次我拿着被勾破的羊毛外套去修补,见他迟迟不动手,忍不住催促:“您快点缝,我还急着穿呢。”李师傅却慢悠悠地拿出放大镜,指着破口处的纱线说:“这料子娇贵,线走得急了容易起球。先看清纹路,慢慢来才能补得看不见痕迹。”后来取衣服时果然看不出半点修补的痕迹,李师傅笑着说:“过日子和补衣服一样,急不得,有些事得慢慢熬。”

那年夏天我去山区支教,学校要修一条通往山外的小路。当地村民提议直接顺着陡坡挖,省时省力。支教队的王老师却摇头:“陡坡上修路,下雨容易塌方,不如绕着山腰修,虽然多花点时间,却能走得长久。”起初村民们不理解,觉得王老师“太迂腐”,可当小路修好的第二年,一场暴雨冲垮了附近好几处陡坡上的临时便道,唯有我们修的山腰小路安然无恙。村民们后来常说:“还是王老师有远见,有些路看着绕,其实是走了最稳的道。”

但有些时候,唯有快刀斩乱麻,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表哥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贸公司实习,有次公司接到一笔紧急订单,客户要求三天内拿出样品。同事们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纷纷劝领导放弃,表哥却主动请缨:“与其等着错过,不如拼一把!”他连续两天两夜泡在实验室,反复调整样品参数,中间累得趴在桌上睡几分钟就醒。最终在截止时间前,他带着合格的样品赶到客户面前,不仅为公司拿下了订单,自己也顺利转正。表哥常说:“机会就像流星,慢一步就再也抓不住了。”

想起小时候学包饺子,妈妈总让我慢慢捏褶子,说“慢工出细活”。可我总想快点包完去玩,结果包的饺子煮到锅里全破了。妈妈无奈地说:“该慢的时候不能急,该用心的时候不能慌。”后来跟着妈妈慢慢学,终于能包出圆润饱满的饺子,不易煮破。后来才渐渐明白,生活里的许多事就像包饺子,急着求快反而会出岔子,静下心慢慢来才能做好。

生活就像一幅需要细细描摹的画,有时需要放慢脚步,一笔一笔勾勒细节,才能呈现出最美的色彩,有时又需要果断下笔,抓住灵感的瞬间,才能留住转瞬即逝的美好。慢,不是拖延,是沉淀后的从容;快,不是鲁莽,是把握机会的果敢。就像四季更迭,春天播种要慢,耐心等待种子发芽;秋天收获要快,及时采摘才不会错过成熟的时机。

如今路过李师傅的裁缝店,我偶尔会进去坐一会儿,看他慢悠悠地缝补衣物,感受那份宁静。想起表哥熬夜赶样品的模样,又会提醒自己要珍惜每一个机会。原来无论是慢下来还是快一点,都是生活的智慧,重要的是在该慢的时候不急躁,该快的时候不犹豫,在缓急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分寸,才能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模样。毕竟,好的生活从来不是一味地追求速度,也不是盲目地放慢脚步,而是懂得在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节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