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10-04 12:08
□保定日报记者 周红超
金秋时节,书香满城。“地坛书市进保定”活动为市民打造了一场集阅读、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秋日雅集。书市如何激活保定的阅读生态?个人、家庭、社区又该如何携手,让阅读从一时热情变为持久习惯?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副教授薄立伟老师,共同探讨“书香保定”的建设之路。
“地坛书市这样的高品质文化活动,对保定阅读氛围的推动是立体而深远的。”薄立伟表示,书市具有显著的激活效应,它将分散的阅读个体汇聚成一个可见的“阅读共同体”,这种人潮涌动、书香弥漫的现场感,能有效激发市民的购书和阅读热情。同时书市还具有提质效应。地坛书市带来的不仅是书,更是一种高品位的选书眼光和前沿的阅读理念,这本身就是对市民阅读口味的一种引导和提升,让大家看到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远不止于畅销榜。
如何让书市带来的阅读热情持续下去?薄立伟说,让热情变为习惯,需要多方位的承接。个人层面可以制定一个属于自己的季度或年度书单;家庭层面关键是要营造“书香氛围”,可以设立家庭阅读时间,大家一起放下手机,共享阅读;社区层面可以借鉴书市的模式,定期举办“邻里书市”或“图书漂流”活动,建立社区读书兴趣小组。
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在城市文化中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平衡发展?对于这个问题,薄立伟认为,数字化阅读和纸质阅读并非对立,而是互补的“一体两翼”。数字化带来便捷和广度,纸质书则提供深度和审美的沉浸感。实现二者的平衡,一方面要继续支持实体书店和图书馆的发展,强化其作为“城市文化客厅”的体验功能;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发展线上平台,整合本地数字阅读资源,让市民能便捷地获取电子书、有声书,构建一个“线下有空间、线上有资源”的立体阅读网络,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阅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