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10-09 09:02
□保定日报记者 于建雪 王辛于 通讯员 马兵祥
发货区、取货区、退货区、工作区货架整齐、分区明确,取寄快件的群众络绎不绝、秩序井然……10月6日上午,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镇大岸底村村委会快递服务站内一片繁忙景象。
如今在阜平,像这样的村级快递服务站已有172个,覆盖全部行政村,长期困扰乡村的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正得到有效破解。
阜平县总面积2496平方公里,地处山区,地域广阔,配送难度大,曾是快递进村难啃的“硬骨头”。据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富扬介绍,目前全县拥有邮政、顺丰、京东、德邦、圆通等9家快递企业,从业人员超过300人。2024年,全县快递出港量达227.14万件,同比增长37.19%,高出全市增速4.7个百分点;农村快递业务量28万件,同比增长46.9%。快递进港量1454.31万件,增长29.14%,其中农村地区快递投递量457.04万件,同比大幅增长90.52%。2025年1—7月,快递业务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达到184.53万件,同比增长63.72%。
“过去除了邮政、京东、顺丰直投到户,其他快递只能送到乡镇,村民取件难、退货难,农产品出村也受阻。”韩富扬表示,为彻底打通梗阻,县里每年统筹120万元专项资金,按乡镇规模给予每月5000元至1万元运营补贴,每个乡镇配备1-2名代办员,负责将快递从乡镇集散点配送至村级服务站,并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到户服务。目前,邮政、京东、顺丰已实现全面到户投递,其他快递企业也通过“补贴+代办”模式,让村民彻底告别“取件跑远路”的历史。
上午10时,大岸底村快递服务站逐渐热闹起来。村党支部书记张东明指着待发的蜂蜜、粉条等农特产说:“以前取件得去镇上,如今家门口就能收寄,当天发货、时效媲美京津。全村每年通过快递渠道销售的农特产价值已超300万元。”正在服务站退货的村民杨海燕高兴地说:“再也不用跑十几里山路了,真的太方便了!”
说话间,城南庄镇快递代办员杨丽梅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到站里,一边卸货一边介绍:“我每天下午接收从县城来的快递,分拣装包后,第二天上午按片区配送到各村,大件物品都会直接送到家。”她的工作是全县“快递进村”配送网络的一个缩影。
城南庄镇党委副书记张兰成介绍,该镇21个行政村已全部覆盖快递服务,形成村委会代办和村内商店承接两种模式,日均派件约2300件、揽件200件,业务量同比翻倍。快递进村不仅带动41个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元,更通过快递渠道实现农产品外销超2000万元,有效打通了“农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快递畅通不仅便利了群众,也激活了农村电商。2024年,阜平县电商数量增至529家,全网销售额达4.5亿元,同比增长10%。“阜禮”区域公用品牌带动杂粮、硒鸽、大枣、蜜薯、香菇等农特产品快件直发全国。为进一步推进县域寄递物流高质量发展,阜平还引进了总投资1.5亿元、占地110亩的农贸物流园项目,建设涵盖城乡快递分拨、电商直播、仓储配送等8大功能板块的现代化园区,一期工程预计年底投入运营。
针对乡镇网点运营压力大的问题,阜平积极推进网点整合,探索“一人代理多品牌”模式,推动快递进村可持续运行。同时,创新推进“快递+”融合模式,深化“快递+交通”合作,成功申报河北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县,借助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和公交客运线路,实现降本增效。
在“快递+智慧配送”方面,县职教中心联合科技企业引入6辆无人配送车,实现县城至校园快递配送成本降低30%,时效提升50%。在“快递+电商”方面,全县已建成1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209个村镇电商服务网点和直播间,培育乡村主播291人,涌现出“大伟和二伟”“养蜂妹”等本土网红,形成“快递支撑电商、电商带动产业”的良性循环。
2024年,阜平县获评“保定市快递进村工作先进县”,并在今年3月承办全省邮政系统现场会,推广典型经验。韩富扬表示,下一步阜平将研究出台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支持政策,加快县域共配中心建设和乡镇网点整合,推动“快递+商超”“快递+产业”“快递+电商”等深度融合,以快递为纽带,将物流网络与消费、产业、数字经济紧密衔接,实现从“快递进村”到“发展进村”的跨越,让“快递+”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织就一张宽广坚实的“幸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