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1-06-07 09:03
本报讯(记者陆征)地震发生时,提前发出的预警信息可为人员避险赢得时间。目前,我市已新建各类地震预警监测台站146个,并为每个县(市、区)的两所学校安装了地震预警终端,未来所有的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场所都将安装预警终端。
地震的成因是由于地下几公里至数百公里的岩体发生突然破裂和错动,这些破裂和错动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辐射出去。地震发生时,首先出现的是上下震动的纵波,震动幅度较小,要过大约10秒到1分钟时间,水平运动的横波才会到来,造成严重破坏。
“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有什么区别?“地震预警”并非“地震预报”,地震预报是对尚未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地震事件事先发出通告;而“地震预警”是指突发性大震已发生、抢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警告并采取措施的行动,也称作“震时预警”。具体来说,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小于电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进行预警。一般来说,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几千米,而电波的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因此,如果能够利用实时监测台网获取的地震信息,以及对地震可能的破坏范围和程度的快速评估结果,就可以利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的短暂时间发出预警。
当地震发生时,地震监测台站捕捉到地震信号,利用电磁波将数据传输到地震预警中心,预警中心的自动化设备在极短的时间内,将预警信息通过高速网络分发到各地的地震预警终端和专用接收设备,启动应急措施,同时也通过计算机、手机、电视、专用预警接收服务器等实时同步发布。有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伤亡率减少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和60秒,则可使人员伤亡分别减少39%和95%。
据市应急管理局地震预警处处长郭彦辉介绍,为了减轻地震灾害,我国正在实施“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目前,我市已新建各类地震预警监测台站146个,并为每个县(市、区)的两所学校安装了地震预警终端,市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已经准备好网络接口等待安装,计划6月开始试运行,未来将在所有的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人员密集场所都将安装地震预警终端,实现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