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1-09-27 09:04
□周志彬
一首歌曲能使一个小岛名扬天下,一则典故能使一个地方繁荣起来。把文艺作品变为旅游资源,化为地方发展的动力,不少成功的事例给人启发。保定文化底蕴深厚,单就文学作品来看,内容描写保定的就有一大批。如何发挥它们的影响力,使之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是一个不应忽视的问题。
以六、七十年代李英儒的文坛名著《野火春风斗古城》为例。这部小说至今令人难忘。主人公杨晓冬和他战友们的足迹几乎遍及保定城内各街道和城外一些村庄。小说描写的城墙、古迹、餐馆、剧场、小吃等都是保定历史上的事实,是一部难得的“染红”古城保定的革命历史小说,这一资源为保定所独有。把小说的精彩内容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打造一条“斗古城”旅游专线,应该是可行的。为此笔者建议如下:
在如今尚存的小说故事发生地建立“斗古城”故事室。如“教会医院”(市第一医院)、“印刷厂”(协生印书局)、“新舞台”(大舞台)、“土山公园”(市动物园)、“省城师范学校”及体育场等。
对已经消失的故事发生地,适当重建。如西大街的“宴乐园”,内部环境均按小说描绘的场景去装饰。有的可制作“斗古城”故事牌,浓缩故事内容醒目标出,如杨晓冬勇斗伪省长的地方(椿树胡同小学处)、韩燕来杀龟山的地方(大纪家胡同)及伪治安军集团司令部、伪市政府等。
对原著进行宣传,再版小说低价销售。开展对小说的研究,创作出版小人书、绘画和书法等;将小说改编为河北梆子、老调、山东快书等,争取出精品,登上全国舞台;建立电影厅放映《野火春风斗古城》影片,对旅游者免费,定期对青少年免费开放;宣传保定名吃驴肉火烧。
规划一条“斗古城”旅游专线。印制游览图,编好解说词,培训导游人员(专业或志愿)。挖掘小说带来的商机,并不需要太多资金,不妨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向社会招标、附带广告招商、承包经营等等,也可以发起志愿者活动。
(作者单位:市商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