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03-18 10:59
□保定日报通讯员 龚 强 赵 洁
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涵盖了冠脉支架术、药球球囊扩张术以及单纯球囊扩张术。术后,患者的长期管理不容小觑,这直接关乎康复成效、生活品质以及远期预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四科专家详细讲解了这一管理进程需严守的三大关键准则。
首先,要重塑生活习惯远离致病风险。吸烟作为冠心病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戒烟治疗应在患者住院期间便迅速开启。此外,科学运动要循序渐进。对于未经历心梗的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2周便可逐步回归正常活动节奏,若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则建议至少等待6周后再开启正常活动。健康饮食也要合理搭配,建议患者遵循低盐饮食原则,摒弃反式脂肪,选用不饱和脂肪、复合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取代饱和脂肪,严格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与甜饮料摄入。还要注意的是,若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应定期前往门诊复诊,严格管控血压、血脂、血糖指标。
其次,二级预防要筑牢健康防线。心脏康复要精细规划,出院前,患者应按照术后康复计划,选择居家执行,或者前往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冠脉介入治疗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这不仅会加重患者心理负担,还会降低治疗依从性,增加心脏事件复发风险。对此,需及时进行心理评估与干预,必要时可向临床心理科门诊寻求专业帮助。另外,药物调整要精准适配,术后患者务必定期前往心内科门诊复查,医生会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药物进行精准调整。
最后,冠脉再狭窄要早察早治。伴随支架技术的持续进步,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率正不断降低。再狭窄通常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其中以不稳定型心绞痛较为常见,心梗相对少见,此外还可能出现稳定性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等情况。患者若再次出现心绞痛症状,需即刻前往心内科就诊,倘若心绞痛症状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呼叫120,前往急诊科就医。一旦出现冠脉再狭窄,治疗手段多样,可再次植入支架、采用药物涂层球囊、施行单纯球囊扩张术,或是考虑冠脉搭桥手术等。对于无临床意义的再狭窄,则优先考虑药物治疗。
专家提醒,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需在术后1、3、6、12个月按时进行随访评估,对于管理状况良好的患者,此后可每年随访一次。随访内容主要囊括强化生活方式改变、危险因素评估、运动康复监督、药物治疗调整以及复发症状评估等,首次随访还需检查PCI入路愈合情况与有无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