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3-20 08:56
□保定晚报通讯员 马竞轩 夏凡
50岁的张保国(化名)患糖尿病两年,平时运动量不大,近半年体重悄悄涨了20斤,走几步就感觉气喘嘘嘘,晚上打呼噜震天响,上楼梯的时候膝盖还隐隐作痛,随即来到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四科门诊寻求减重帮助。
在民间,人们往往把发胖说成是“发福”,实际上肥胖并不是福,肥胖作为慢性疾病中的独立病种及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人体骨骼、肌肉、心脑血管、器官、心理都有可能受到肥胖影响。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呢?根据《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基于体质量指数、体型特征、体脂率进行肥胖症的诊断。
首先,体质量指数 (BMI) 是评估全身性肥胖的通用标准,其计算方式为:体质量(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在我国成年人群中,BMI低于18.5kg/㎡为低体质量状态,达到18.5kg/㎡且低于24kg/㎡为正常体质量,达到24kg/㎡且低于28kg/㎡为超重,达到或超过28kg/㎡为肥胖症。
其次是基于体型特征的诊断标准。脂肪组织在人体内的分布存在异质性,我国人群以腹腔内脏脂肪分布较多为主要特征,故较易形成中心性肥胖,也被称为腹型肥胖。腰围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标,基于我国成年人群特点和健康风险评估,正常腰围定义为<85cm(男性)和<80cm(女性), 腰围≥90cm(男性)和≥85cm(女性)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此外,腰臀比是另一个反映中心性肥胖的指标,当腰臀比≥0.90(男性)和≥0.85(女性)时,也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最后,体脂率是指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质量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目前将成年人体脂率超过25%(男性)或者30%(女性)定义为体脂过多。
“管住嘴,迈开腿”是肥胖防治的两大重要影响因素。减肥是一个需要耐心和坚持的过程,切勿盲目追求快速减肥,重要的是改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病风险。
食物也要多样,以全谷物等低升糖碳水化合物为主,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多吃蔬菜及水果类;控制食物量和进食速度,细嚼慢咽;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适量吃鱼、禽、蛋、瘦肉;油控制在25g/天,盐控制在5g/天。
运动也是减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提倡的运动方式有慢跑、游泳、瑜伽、太极等,运动强度建议在每周2—3次,每次1—2个小时。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有助于调节身体的代谢功能,并降低因疲劳引起的暴食行为。如果调整生活方式后体重管理还是不尽如人意,要适时寻求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