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3-27 08:02
□保定晚报通讯员 车雅男
您是否也曾在凌晨1点辗转反侧,数着“一只、两只、三只羊……”对于有些人来说,睡眠已成为奢侈品,身体正在为睡眠不良付出代价。市第二中心医院医生提醒,告别睡眠不良困扰,以下知识需了解一二。
睡眠不良是指睡眠时长不足或过长、睡眠质量下降或睡眠规律紊乱。常见表现有睡眠时间减少或延长、不能按时入睡、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频繁醒来、眠浅梦多、白天嗜睡等。
长期睡眠不良会导致反应迟钝,学习工作效率下降,还会诱发焦虑、抑郁等问题,增加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患病风险。
良好健康的睡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适宜的睡眠时长是健康睡眠的基础。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睡眠时长的需求不同,一般来说,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0-13小时,中小学生8-10小时,成年人7—8小时,老年人6—7小时。
良好的睡眠质量是健康睡眠的关键,良好睡眠质量通常表现为:入睡时间在30分钟以内,6岁以下儿童在20分钟以内;夜间醒来的次数不超过3次,且醒来后能在20分钟内再次入睡;睡醒之后感到精神饱满、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规律的睡眠时间是健康睡眠的保障。提倡顺应四时,起居有常。成年人推荐晚上10—11时入睡,早晨6—7时起床。老年人推荐晚上10—11时入睡,早晨5—6时起床。
拥有健康睡眠,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规律作息,给身体设个“生物钟闹钟”。尽量每天在相同的时间入睡和起床,哪怕是在周末也不要轻易打破这个规律。长期坚持,身体就会形成稳定的生物钟,到了睡觉时间,自然就会产生困意,让入睡变得更加轻松。
打造良好的卧室环境,让睡眠更安稳。卧室温度保持在20℃—24℃、空气湿度在40%—60%为宜,使用耳塞或者安装隔音窗帘来减少外界声音干扰,最好没有光线。此外,选择软硬度适合自己的床垫和枕头,有一定重量的被子也有助于睡眠。
睡前“戒网”,远离电子设备侵袭干扰。在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干扰正常的入睡过程。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尝试进行深呼吸、冥想等,让自己的身心逐渐放松下来,为进入睡眠状态做好准备。
优化饮食与饮品选择,避免兴奋性物质摄入。晚餐宜清淡适量,避免油腻和高热量食物;晚间避免摄入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减少酒精摄入;睡前适度控制液体饮用量,降低夜间频繁起夜的可能性。
午睡不过长,晚间好入寐。午睡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短暂的午睡就像给身体“快速充电”,能让我们在下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如果时间过长,反而会进入深度睡眠,醒来后可能会感到头晕脑胀,还会打乱夜间的睡眠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