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03-30 08:28
□保定日报记者 王 黛 杨宪敏 通讯员 李 健
近来,正值壮年的李林涛,被反复晕厥折磨得苦不堪言,甚至在一次晕厥中摔伤头部。那一刻,李林涛心里充满绝望和无助。
就诊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后,该院心内科为其详细检查。直立倾斜试验阳性,心脏停搏大于15秒,李林涛被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心脏抑制型。
为确保治疗稳妥,心内科邀请定期到该院出诊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吴永全教授会诊。吴永全肯定诊断结果并给出建议。
得到专家指导与肯定后,心内科为李林涛成功植入起搏器。术后,曾经缠人的晕厥再没有发作过,直立倾斜试验阴性,“在家门口就能看北京的专家,对我来说真幸运。”李林涛道出不少患者的心声。
病有所医,是老百姓最基本的民生需求。近年来,保定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积极承接非首都医疗卫生功能疏解,全力推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与京津地区的合作对接。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加速构建与京津优质医疗资源的医联体建设,深化与京津优质医疗的对接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开展技术协作、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大大增强患者就近就医获得感。
“我们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分别签订医联体协议。还与坐落于天津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在血液病领域开展学科共建,全面提升血液病治疗的专业能力与技术水平。此外,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北京优质医疗资源专家在我院的出诊、查房、手术等实现常态化。2023年,我院被纳入第一批京津冀医联体。”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李靖华介绍。
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看好病,这份民生考卷承载全市人民对健康幸福的期盼,其中也包括76岁的脑出血患者王凡菊。
一个月前,由于突发疾病,王凡菊被家人紧急送往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左侧顶叶脑出血破入脑室、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造成脑疝。当时,王凡菊生命垂危。
时间就是生命,医院开启救治绿色通道,紧急组织多学科联合诊疗,决定立即进行开颅手术,为患者争取生的希望。手术室内,神经外科主任李春晖亲自挂帅,运用先进的显微手术、神经内镜和立体定向技术,精准定位颅内血肿位置,全力清除血肿保护脑组织。经历4个小时奋战,手术成功完成。
手术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患者脱离危险,术后的围手术期管理仍是对医务人员的考验。术后,王凡菊转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这时,国家卫健委神经外科重症质控专家组主任委员、北京天坛医院神经重症医学科主任石广志教授前来查房指导,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提出宝贵意见。
在京保专家团队共同努力下,王凡菊的病情逐渐好转。术后一周,她尝试自主呼吸,并逐渐脱离呼吸机;两周时,各项生命指标逐步平稳,颅内出血大部分吸收,她也苏醒了过来;四周后,恢复意识,能和家属简单沟通交流,各项生命指标正常。
民生福祉一张网,一体化蓝图变通途。如今,京津冀协同的民生“蓝图”正在变成一张张生动的幸福“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