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4-10 09:20
□保定晚报通讯员 宋秋英 杨凤
春天鲜花盛开、杨柳絮飘扬,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市第二中心医院医生提醒,如果您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水样涕,甚至精神状态不佳,出现“熊猫眼”,这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在作怪。
过敏性鼻炎通常以鼻痒、阵发性连续性喷嚏、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为主要特征,可伴有眼部症状,包括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多见于花粉过敏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
过敏体质的人预防过敏性鼻炎,应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或减少与过敏原接触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外出游玩时,建议选择杨絮、花粉较少的清晨或雨后。佩戴防护口罩和防护眼镜,穿长袖衣物,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回家进入室内前要清理掉衣服和头发上的花粉,用盐水冲洗鼻腔、洗脸和漱口。在花粉大量播散期间尽量居家并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或加装纱窗。定期清洁地面、家具和空调滤网,减少杨絮、粉尘积聚。对于尘螨过敏患者,建议室内温度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保持在50%。尽可能避免使用纺织沙发、地毯,定期使用防/除螨设备清理床垫、床单、被褥和枕头等。
做好饮食调理,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平时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均衡营养,增强抵抗力。日常可以通过跳舞、爬山、骑行、慢跑等运动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抵抗力。
减少焦虑,保持良好心态。过敏症状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或烦躁,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了解过敏相关知识,减少恐惧感,保持积极心态。
需要注意的是,盐水冲洗鼻腔虽操作方便,但也存在着禁忌症和潜在风险,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禁忌症:对于存在屏气发作、胃食管反流或急性中耳感染的患者,进行鼻腔冲洗时需由专业人士操作;对合并吞咽功能障碍、鼻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或怀疑上呼吸道异物的患儿以及6个月以下儿童,不建议进行鼻腔冲洗。
冲洗频率:鼻腔盐水冲洗频率为每天2~3次,持续1~2周。可以根据鼻腔分泌物的情况、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对鼻腔冲洗的耐受情况而适度调整。如有合并其他鼻腔用药,建议鼻腔冲洗后10~15分钟再使用。
冲洗方法:需要低头取前倾位,用挤压瓶上的喷嘴部分轻轻地堵住一侧鼻腔,同时张口发出“啊”的声音,以避免鼻腔吸气引起的呛咳。单手轻柔挤压瓶身,将盐水从一侧鼻腔挤入另一侧鼻腔,鼻腔内分泌物会同时随着盐水流出。然后,使用相同的方法冲洗另一侧鼻腔。通常建议从鼻塞较重的一侧开始冲洗。冲洗结束后,低头使鼻尖朝向地面,使残留的液体流出。在冲洗过程中如果出现呛咳、误吸等情况,或者操作过程中无法耐受,建议可以先暂停,待症状消失后再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