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收藏>

瓷上丽人三月三

——清代乾隆粉彩仕女人物象 耳尊欣赏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4-12 09:28

粉彩开光仕女人物象耳尊。

▢雨林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唐代大诗人杜甫笔下的《丽人行》描绘的正是古代妇女节即上巳节女性相约水边洗浴的场景。

上巳节在汉代之前就有,原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节。魏晋后将该节日定在三月初三,故上巳节又名“三月三”。上巳节的主题是祓禊,即手执兰草到水滨洗濯身体,后来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春游等。自先秦开始,每逢上巳节,青年男女便到水边约会,献花定情。民间的上巳节,未婚女子向媒神求婚姻美满,妇女则祈孕得子。因此上巳节也可看成古代的“妇女节”,已婚未婚均可参与。这种热闹的节日场景不仅出现在诗人的笔下,也被古代艺人印刻在瓷器之上。

这是一件清代乾隆时期的粉彩开光仕女人物象耳尊。该尊高37厘米,腹径30厘米,海棠口,扁腹,圈足,左右侧各置宝象衔环耳,象首为圆雕,造型具有简练的装饰性,弯弯的象鼻紧贴在瓷器上,形成漂亮的双耳,取“太平有象”的吉祥寓意,又有祥瑞平安之意。尊今作樽,原是商周时代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后逐渐演变为礼器。到了明清时代,尊器多为装饰之用。

此象耳尊上遍布祥云红蝙蝠,尊口与圈足上分别装饰有西番莲纹饰,更显得瑰丽多彩。其中一幅仕女图,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三位美丽的古代仕女撑着一条瘦船,或坐或站,有手执画笔的,似乎正在眺望远方;有捧着花盆的,仿佛在赞叹春光明媚。仕女的周围饰以波浪为烘托,给人一种烟雨蒙蒙、亦真亦幻的感觉。远方乘鹤飞行的仙者更加增添了画作中的仙境气氛,给观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