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收藏>

剔红绘春景 桃鲤寓吉祥

——清乾隆剔红桃花流水鲤鱼盖盒欣赏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4-12 09:28

清乾隆剔红桃花流水鲤鱼盖盒。

▢吴昆

漆器收藏算是一个相对冷门的领域,但如果沉浸其中,却可以感受到别样的魅力。我在藏友家欣赏到一件清乾隆剔红桃花流水鲤鱼盖盒,华丽无比,令人赞叹。

剔红这门古老而神秘的工艺是华夏传统漆器工艺的瑰宝,其制作工序繁复精细,先是在器物胎骨上层层涂抹朱漆,少则数十层,多则上百层,待漆层积攒到一定厚度,工匠们再以刀为笔,精雕细刻出各式图案。剔红工艺起源于唐代,彼时社会繁荣,文化昌盛,为其诞生提供了肥沃土壤。宋元时期剔红工艺不断改良,技艺愈发成熟。到了明清,尤其是乾隆年间,国力强盛,宫廷对艺术品的品质要求极高,剔红工艺迎来鼎盛期,诞生了众多精美绝伦的作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花寓意丰富,象征春天的来临,给人们带来生机与希望,也代表美好爱情与幸福生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常以桃花入诗,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借桃花抒发对爱情的眷恋与失落。在这件盖盒上,桃花盛开的画面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

鲤鱼同样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鱼”与“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寄托着人们对富足生活的期盼。“鲤鱼跃龙门”的传说更是象征着通过努力拼搏实现理想抱负,代表勇气与进取精神。盖盒上的鲤鱼身姿矫健,充满活力,激励人们在生活中积极向上,奋勇向前。

这件清乾隆剔红桃花流水鲤鱼盖盒直径15厘米,造型简约却不失典雅。圆形盒身,子母口设计,开合顺畅自然,线条流畅优美,与盒身相得益彰。盖盒上的雕刻堪称一绝,桃花流水与鲤鱼构成了一幅灵动的春日图。桃花盛开,花瓣层层叠叠,细腻的雕刻让每一片花瓣都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花香。流水潺潺,线条蜿蜒流畅,生动地展现出水流的动态与韵律。鲤鱼或悠然自得地游动,或欢快地跃出水面,鱼身上的鳞片、摆动的鱼鳍都刻画得细致入微,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这件清乾隆剔红桃花流水鲤鱼盖盒是工艺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让人领略到古人的匠心独运,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