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4-20 10:44
□保定晚报记者 刘赛
“当我们带着基因重组人血清白蛋白项目寻求转化落地时,保定正在全力布局智能、低碳、健康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深耕未来产业的战略契合,让双方的合作成为创新资源与产业土壤的双向奔赴。”4月15日,在位于高新区的河北华凯惠合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凯惠合”)一期项目现场,董事长任春海难掩兴奋。不久后,该公司上海研发基地研发的生物医药产品,将在这里生产。
“作为临床急救和生物制药的核心原料,人血清白蛋白是当前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应用广、需求大,在细胞基因疗法中可降低培养成本30%,被纳入国家‘十四五’生物经济重大工程。”任春海表示,人血清白蛋白的本地化生产,将大大改变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
“在保定,我们找到了生物医药产业的生长沃土。”任春海认为,保定既有长三角的创新活力,又有京津冀的产业腹地优势,特别是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大背景下,正在成为高端制造新坐标。
“保定有华北电力大学这样的‘创新心脏’,有19所高校28万在校大学生的‘人才活水’,更有政府打造的未来产业生态圈。”任春海说,诸多有利因素叠加,让保定成为生物医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助推器。
“不硬性要求人才迁户口、挪档案,而是用柔性机制让上海的前沿研发与保定的制造能力无缝衔接,还可享受相应人才引进、申报项目支持等政策。”任春海特别提到,保定推出的“人才飞地”政策打破区域藩篱,更拿出1000个事业编制帮助企业招聘专业人才,“真金白银”的引才诚意让企业感动。
“我们做过调研,保定在生物医药领域构建了产业链政策包,设立专项基金、开放公共技术平台,‘揭榜挂帅’制度激活创新热情,这种前瞻性布局让企业敢投入、能落地。”更让任春海惊喜的是保定的产业链“浓度”:“方圆10公里能找到生物医药上下游十余家配套企业,这样的产业生态,让我们选择保定的决定底气十足。”
说到企业未来,任春海的眼睛亮了起来:“我们研发的基因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就是要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颠覆传统血浆提取模式。一期项目建成后年产2.6吨基因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未来有望年产百吨。到时候上海研发中心负责‘造梦’,保定制造基地负责‘圆梦’——这首南北协奏曲,我们才刚写到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