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4-26 08:46
保定晚报讯(记者王金堂)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举办重大创新成果系列发布会部署要求,4月23日,市农业农村局和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智汇涿州农科园·共谱现代农业新华章主题发布会。
据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于磊介绍,近年来,保定市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市建设,以创新驱动为支撑走好科技兴农之路,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型增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先进农业科技资源高度汇聚。中国农业大学的12个院士团队、20余名长江学者、500余名师生常年扎根保定,聚焦重大课题、重点科技与我市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作物分子育种创新中心落户保定涿州,全球最大的猪资源库、全球首个实验猪专用的“三甲医院”和国内规模最大的实验猪培育设施建在保定涿州。河北农业大学2000余名专家教授长期投身保定农业一线,先后创建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50家,传承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精神。2024年,成功促成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江南大学等科研院校111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应用,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多元化农业科创平台强力支撑。以河北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全力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羲和”超算中心、“伯乐”遗传测定平台,建成“动物基因组选择精准育种大数据体系”,为20余家科研单位提供服务。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平台升级项目、国家数字渔业项目等各类高水平科研平台先后落户涿州。2024年,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河北省同类园区年度工作评价中荣获全省第一名,现已成为区域性农业科创中心、转化中心和人才中心。
在全力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的同时,全市累计创建博士农场152个,培育引进新品种823个,形成技术标准194个;创建农业创新驿站100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521项,培育农业品牌100余个,带动农户15万户,有效服务农业生产一线,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农业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转化。在各方力量加持下,保定农业科技创新与实际应用加速融合。近年来,我市在农作物品种研发、农业装备升级、农业技术革新等多个关键领域,均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成果,并实现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在农作物品种方面,每年培育(引进)、推广新品种100余个,提升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在农业技术推广上,每年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近30项,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在农业装备领域,大力推广以玉米小麦为主的联合收获及播种等智能装备,极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朝着智能化、现代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