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文旅新闻>

百余师生参加“同上一堂思政课”保定高校书香行《保定气质》好书分享会——

倾听保定故事 触摸保定精神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05-02 12:21

□保定日报记者  王  黛  张  倩

以书为媒,将千年古城的文化记忆化作新时代青年的精神滋养。5月1日,《保定气质》好书分享会在河北省第十一届惠民阅读周暨2025惠民书市现场举办。作为“同上一堂思政课”活动的一部分,此次读书分享会让百余位师生在书香氤氲中触摸到这座城市的气质与魅力。

“城市的灵魂,是历史窖藏的千年沉香。”分享会现场,《保定气质》主编苏少华徐徐揭开三卷鸿篇的创作密码,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就此展开。古籍堆里,文化学者从泛黄的故纸堆中小心挖掘着保定的前世今生,台下年轻学子们的笔记本沙沙作响,像一片求知若渴的竹林,将知识的甘霖悉数承接。

当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莲池书院院长郑新芳把保定教育史喻为“永不枯竭的智慧泉眼”时,话音未落,现场已涌起潮水般的掌声。那掌声里,既有对文化传承者的敬意,更饱含着年轻一代对保定文脉生生不息的赞叹与期许。保定市作协副主席翟英琴分享创作中的感人故事,她动情地说:“每一篇作品都是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告白,而《保定气质》正是用文字编织的城市记忆画卷。”此外,特邀嘉宾王成玉、尹春秀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感悟。这些真挚的分享不仅深化现场学子对保定文化的理解,更成为连接古城历史与年轻心灵的精神桥梁。

现场,河北小学靳羽彤、河北金融学院郭子涵、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白培琛深情诵读杨奇逊、马恩华、李石曾的故事,点燃每个人心中的家国情怀。互动环节,随着同学们接连发问,嘉宾们妙语连珠的回应,让保定城市精神的神秘面纱被层层揭开,变得触手可及、清晰可感。

“平时我们都是在室内上思政课,今天户外的这种‘同上一堂思政课’,还是第一次。”河北金融学院学生李姿缘深有感触,“我认为读书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书籍中的思想与故事能潜移默化塑造我们的世界观,与思政课的理论学习相辅相成,让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可感。”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宋一泽和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周泞枫认为,这场《保定气质》读书分享会,在阅读与思政教育的交融中,为青年学子打开了一扇认识保定的文化之窗,让同学们对脚下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热爱与敬意,更让大家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与文化传承。

正如苏少华所言:“我们盼着这套凝聚心血的书籍,能成为28万高校学子认识保定的名片、爱上保定的纽带,让他们愿意将青春扎根在这片热土;更希望化作播撒希望的种子,在万千中小学生心间生根发芽,让他们成为保定故事的讲述者、城市精神的传承人,在血脉里深植家国情怀的根系。”

指尖触碰《保定气质》封面,墨香裹挟着直隶总督署的青砖黛瓦、古莲花池的涟漪夏艳,化作具象的城市记忆。人们或驻足细读,或轻声交流,沉醉于保定的前世今生,任时光掠过纸张文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