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5-10 15:13
□静澜
振清街的槐花开了,一簇簇紫色的花穗垂在枝头,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空气里浮动着甜丝丝的清香。阳光穿过薄云洒落下来,那些花瓣便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像是被点亮的紫色星辰。我在花树下前行,心情也如这五月的天空,澄澈而清朗。
望着眼前繁茂的槐花,我的思绪却飘向了冉庄那棵古槐。它静默地立在路口,斑驳的树干上刻着岁月的沟壑,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向每一位驻足的行人低声诉说着往昔的烽火岁月。它的每一道裂纹里都藏着血与泪的记忆,藏着无声的痛楚,也藏着不屈的呐喊。枝头悬挂的那口老钟,锈迹斑驳却依然沉重而清晰,仿佛在时时叩击着人们的心扉——居安思危,勿忘历史。研学的孩子们在树下听老师讲述地道战的故事,他们的眼睛清澈,像是盛满了星光。在张森林烈士的雕像前,在蜿蜒幽深的地道里,红色的火种正悄然传递,生生不息。
唐河的水自遥远的山间奔涌而来,流过清苑的土地,温柔地滋润着两岸的村庄。它一路向东,最终汇入白洋淀。河水汤汤,带走了无数光阴的故事,却冲不淡游子心底的乡愁。那些被唐河滋养的村落,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日子在流水声中静静流淌。
麦田在春风里舒展,一望无际的绿浪随风起伏。此时的小麦正抽穗扬花,青翠的秸秆里孕育着饱满的希望,像极了少年们蓬勃的梦想——他们迎着风生长,在阳光下歌唱,每一株麦穗都是对大地的深情告白。麦浪翻滚,恍如一片碧绿的海……清苑虽然没有海,但若站在南王庄的田埂上远眺,成片的西瓜大棚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宛如波光粼粼的水面。棚内的瓜秧已结果,圆润的西瓜正孕育着盛夏的甜蜜,已陆续上市。瓜农们弯着腰,手指沾满泥土,额角沁出汗珠,可嘴角却挂着满足的笑。
远方的游子总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想起清苑的味道——西瓜切开时清冽的甜香,红薯粉条在唇齿间的柔韧,吊炉烧饼咬下时的酥脆,还有母亲用铁勺慢火摊出的柴鸡蛋,金黄蓬松,盛着满满的牵挂……
清苑的芬芳不止于槐花的幽香,不止于瓜果的甘美,更因那一缕缕绵延千年的文化气息。从事香业的匠人们指尖轻捻,香粉如尘,却在他们的手中化作细长的线香。点燃一支,青烟袅袅升起,檀香的气息沉静而悠远,仿佛能抚平世间所有的浮躁。临窗习字时,鼻尖萦绕着淡淡的香气,耳畔传来哈哈腔的婉转曲调,一颗心便渐渐沉静下来,如倦鸟归巢。
槐花谢了,细碎的花瓣宛如紫色的雪。清苑的故事也如这落花,纷纷扬扬,诉说不尽。这片土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传颂着不朽的传奇,孕育着甜美也锻造了坚韧。故事是古老的也是鲜活的,是沉默的也是歌唱的。
我俯身拾起一朵槐花,托在掌心。这小小的花朵,芬芳了五月的风,也芬芳了清苑的岁月,更芬芳了每一个热爱这片土地的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