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忆铡草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5-17 10:40

□徐朝

铡草就是把青草、农作物的秸秆用铡刀铡碎,用作牲畜的饲料。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队里都喂养着马、骡子、驴、牛等大牲畜,安排着人长期在牲口棚内铡草。铡草用的是老式铡刀,由刀片、刀床两部分组成。刀片是铁制的,长2.5尺左右,宽3寸左右,厚0.3寸,下部有刃。刀床是木制的,长3尺,宽3寸,厚3寸,中间有略大于刀片的槽,槽的两边均有铁齿,称作“牙”,以防刀片晃动。刀的一端有轴固定在刀床上,另一端安在木把上,以利于握,可以上下提、按。

一盘铡刀需用两个人,铡草时,一人掀动刀片,另一人坐着续草。续草是个技术活,操作的人手拿一把镰刀,把秸秆扒拉过来并理顺,然后双手抱着往铡刀里续草。续长了,草就会铡得长;续短了,按刀的人就会按空刀。按刀的人得有力气,按刀时身体得弯成90多度的弯,这样起身弯腰,还要不停地掀动铡刀,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疼。牲口多时,生产队会安排两三盘铡刀铡草,每天每人记8个工分。

随着生产队粮食产量的提高,大牲畜数量增多,再用铡刀铡草就供不上牲口吃了,这时市场上出现了手摇铡草机。手摇铡草机有固定的铁架子,机身内有装着五六个刀片的圆轮,两边安装着和刀片连在一起的大圆轮,轮子上有木把,以便人们摇动。机器前边有个口朝下的铁簸箕,往下漏草,后端有用铁棍支撑起来的铁簸箕,人们往里边续草,功效大大提高。

后来机械化程度更高了,每个生产队都购买了机械铡草机,省工又省力。这样铡草一般需要15个人,10个运秸秆的,两个在前边扒拉碎草的,3个续草的。续草的技术要求很高,需要眼疾手快,精力集中,得把运到铁簸箕前的秸秆理顺。续草要均匀,续多了会堵塞住,续少了机器就会跑空,一旦秸秆堵塞住了刀,得用木棍戳。每次铡草前,生产队长再三嘱咐一定要注意安全。尽管如此也有不幸的事情发生,有一年秋后我们生产队铡草时,大姑娘秀兰负责续草,由于续的秸秆多,堵塞住了刀,她用手拽时,不小心连秸秆带手一块裹进去。虽然把机器停了,但手受伤严重,落下终身残疾。生产队为照顾她,让她担任队上的记工员。类似情况周边村也有发生。

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队把牲畜分到各家各户饲养,每家开始用铡刀铡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愿再受这个累,就花几十元钱用铡草机铡草。后来种地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人们把牲畜卖掉,大街上再也见不到大牲畜的踪影了,铡草也成为人们永远的记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