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阜平县台峪乡:“红绿融合” 绘就全域旅游新画卷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5-29 22:28


阜平县台峪乡。


《我的青春在华北联大》沉浸式演出吸引了游客驻足观看。


阜平县仅存的石头古村落——上寺村。

□保定晚报记者 胡克坚 陈红红

阜平县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位于东北部深山区的台峪乡是华北联合大学旧址所在地。在这片镌刻着红色基因的土地上,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已化作红色丰碑,满目苍翠的生态画卷正焕发勃勃生机。

台峪乡将革命精神传承与生态资源禀赋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以“红绿相融、全域共建”的发展思路,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五月的太行山绿意盎然,在台峪乡平房村华北联合大学旧址,一场名为《我的青春在华北联大》的沉浸式演出吸引游客驻足观看。

演出集历史文化、艺术表演与互动体验于一体,以整个平房村为真实舞台,演员多是当地村民。为了给游客带来极致的沉浸式体验,演出设计了华北联大学生与老乡一同打麦收谷、挑水劈柴、打水洗衣的生活、劳动场景,观众还可以参与到各种互动体验环节中。

“这个演出还是蛮特别的,一般情况下看演出是在舞台上,但这一次是在村落的沉浸式的演出。”

“不同的场景还原了当年那个场景,我觉得演出非常棒。”

“以前我们都是通过书本和电视了解那段历史,今天我们身临其境和演员们一起互动,深刻感受到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

游客们都非常激动。

1939年至1945年,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华北联合大学在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办学。其中在阜平县平房村办学3年,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

阜平县平房村是华北联合大学旧址所在地,1942年到1945年华北联大教育学院在这里和当地群众一起学习、生产、生活和战斗。如今,平房村不仅保留了华北联大的历史遗迹,还建设了纪念馆、艺术馆、文创中心、文化体验中心等场所,将红色历史与当代博物馆群建设理念有机结合,成为阜平县一处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目的地。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把华北联合大学旧址发展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源地,同时也发展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校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研学基地。”华北联大旧址文化特派员郑谦南说。

为进一步激发华北联大旧址内在价值,台峪乡全力推动“红色教育+文旅产业+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将红色旧址、绿色山水与人文景观编织成网。

“台峪乡深挖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走出党建引领特色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以华北联合大学旧址为核心,外延联大农场、联大驿站、联大公园等多元业态,同时依托古北岳恒山的绿水青山,通过支部领办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生态旅游,推出‘世外桃源’生态游、古北岳步道游、上寺古村落民宿游等特色项目。”阜平县台峪乡党委书记辛金亮介绍道。

从华北联大旧址出发向北16公里,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在“曲径通幽处”,一座由石头垒砌的古村落渐渐现出全貌。

上寺村是阜平县仅存的石头古村落。这里海拔将近千米,气温凉爽、舒适宜人,在村子里不仅道路是石头铺的,院墙是石头砌的,就连民宿小院都是石头建的。

“上寺古村落2019年整体搬迁后,遗留了大量的闲置民房,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整治环境,盘活资源,打造了‘上寺人家’农家院。正依托石头小院打造非遗手工、民宿休闲、地质研学等特色小院,推动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阜平县台峪乡乡长侯丽叶说。

临近午饭时间,三三两两的游客在树荫下乘凉休憩。微风徐徐、鸟鸣啾啾,淡淡槐花香在空气中流淌,沁人心脾。

“这是台峪乡上寺村上寺古村落,现在是中午,看,客人爆满。”上寺古村落农家院负责人段辛会拿着手机,边直播,边介绍,“咱们这儿游客非常多,北京、石家庄都有过来的,每天都非常红火,人们对这儿的评价非常高,都喜欢这儿的饭菜和这儿的风景。”

上寺古村落一院一景、一院一体验,目前已完成民俗、农家乐、6个主题院落等三个版块的建设。旅游业的发展,让村民找到了新活法。过去年轻人往外跑,现在争着回乡创业。

“我以前在外地打工,现在老家建设这个民宿,也能挣到钱,所以我就回到老家,也为了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上寺古村落农家院服务员董秀芳说。

上寺古村落犹如世外桃源,让游客不知不觉放慢了脚步,享受宁静与美好。距此不远的古北岳步道,则是另一番天地。步道两侧怪石嶙峋,鬼斧神工的地质奇观,堪称大自然的杰作。

“古北岳步道全程10公里,伴着连绵山峦,清澈溪水,途经南天门、石厚寺,观景平台‘一线天’连通‘世外桃源’等多个原生态景点,是越野、徒步爱好者的最佳选择。”侯丽叶说。

以前砍柴放羊踩出来的野路,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全长10公里的徒步线路将沿途景观串珠成链,每个转角都能邂逅不同的风景。

“我们乡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不仅为当地农产品开辟了新销路,也让闲置农房变身特色民宿。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既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新画卷。”阜平县台峪乡党委书记辛金亮说。

■记者手记

昔日的革命热土,今天的振兴样板,变的是发展方式,不变的是奋斗精神。行走在台峪乡的山水之间,最打动人的不仅是如画的风景,更是那跃动在青山绿水间的红色脉搏。让每处山水都成为风景,让每个村庄都成为景点,让每段历史都成为教材,台峪乡正以“红色铸魂、绿色打底、全域融合”的生动实践,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答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