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粽影”时光录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6-05 09:04

□段梦娇

端午的艾草斜插门楣,粽香在街巷间漫溢,糯米裹着红枣的香甜,溢出心头的记忆。原来每个节日的意义都是思念在岁月长河里掀起的层层涟漪。

端午的晨雾还未散尽,我们一家三口已出现在河北师范大学的校门口。清晨的阳光刚爬上校门的浮雕,6岁的女儿攥着我衣角蹦跳起来。她用儿童特有的五音不全指读着“河北师范大学”几个醒目的大字,记忆瞬间漫过时光长河,回到了2010年的初夏——一个小女孩拖着沉重的行李仰头张望校门。

我们踩着石板路往校园深处走去,时光塔的倒影在粽叶香中舒展,无言诉说着时光的流逝。穿过竹林,女儿突然指着洗月湖畔的菖蒲丛:“妈妈,你看,粽叶精灵在跳舞!”这声稚语让我恍惚望见2012年的自己:扎着马尾辫,蹲在刚竣工的图书馆台阶上,品尝着他乘坐69路公交车颠簸送来的蜜枣粽。不经意间,糯米粒滚落在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书页之间,浸透着擦不掉的黏腻。

食堂飘来的苇叶香将记忆煮沸,女儿像一只欢快的小雀冲进了人群。窗口阿姨笑眯眯地递给我们两个裹着彩绳的粽子,女儿兴高采烈地拎起彩绳的一端,像是采撷枝头的花朵。粽子握在手中,糯米从苇叶裂缝处漏入掌纹,恰如当年的墨印刻入手心。低头抬头之间已是十几年的时光,“怀天下,求真知”,这6个字历经岁月打磨,早已超越其文字本身,化作一种精神图腾,在漫长岁月中激励着我砥砺前行。

阳光开始变得炽热,我们驱车前往河北科技大学。看到宽阔的校门,女儿挣脱我们的手,像一只撒欢的小鹿又奔跑起来。丈夫指着校门口的公交车站牌笑道:“当年为了给你送粽子,我是没少跑步赶车,只为了让你能尝尝不同口味的粽子。”漫步校园,途经宿舍楼,曾经熟悉的阳台没有了熟悉的彩旗,唯有门口那株老树依旧散发着当年的生机。不知何时女儿已经将艾草香囊挂在了垂下来的树枝上,抬头问:“爸爸,你是在这里学习的成为超人吗?”

牧星湖畔,微波荡漾着我们三人的影子。丈夫给女儿解释湖名的由来,《易·谦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突然的止步,我发现了丈夫眼神中的飘忽,他低语:“2015年毕业设计答辩前夜,我们通宵调整毕业设计方案,结束时就是在这个路灯下啃的凉粽子,粽子都浸着精工车间焊锡的味道。”

走累了,我们坐在两校之间的裕翔街边树下乘凉。女儿坐在丈夫肩头,挥舞着两校的龙舟模型,嘴里念念有词地模仿赛龙舟的号子。“爸爸妈妈,以后我也要来这里上大学!”女儿突然宣布,我和丈夫相视而笑。十几年前,我们在两所校园里各自奋斗;今天,我们带着女儿重走青春之路。端午的粽香里不仅有甜蜜的回忆,更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期许。

夕阳的余晖洒在我们身上,将影子拉得越来越长,我仿佛看见两个身影的重叠——当年那个在槐树下背书的少女在图书馆门口等待着用保温桶送粽子的他,在这端午的粽香里,在女儿这个小不点的愿望里,我们的故事永远串联在了一起。

恍然发现,岁月才是最好的包粽人,把青春裹进层层叠叠的碧叶,用时光扎紧,在光阴中煮成了琥珀色的记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