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智慧校园里的教育突围

——保定明大高级中学探索创新实践之路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6-11 08:16

□保定晚报记者 孙鹏

仲夏季节,明大高级中学生态化校园里,红砖建筑与智慧教室交相辉映,中央空调、地暖系统全覆盖;现代化高标准体育馆和中国田协认证体育场高端大气;98间智能教室、先进的理化生实验室、信息技术教室、通用技术教室功能多样;图书馆、报告厅、健身房等完备的现代化设施均按省级示范标准建设;创新采用“宾馆化宿舍管理”,配备独立卫浴、公共洗浴间,提供免费洗衣、免费纯净水服务;省A级餐厅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可同时容纳4500人就餐……

5年前,这里是一片棚改征迁的荒地;5年后,这里成为一所生机勃勃的高中校园。在清苑区好梦林水微度假体验区旁,明大高级中学领头人孙赞,带领他的团队,起步即领跑,践行“明礼厚学,大成于勤”的校训,坚持因材施教、均衡发展、五育并举、党建筑基,走出一条民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教育事业百花齐放增添自己的色彩。

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学校?这是孙赞着手筹建时一直思考的问题。

“教学枯燥,学生厌学”“学校条件艰苦,孩子经常生病不愿意住宿”“不能惯着,越是艰苦才越能培养独立自主的习惯”……面对种种不同的声音,更激起了他办好学校的信心和决心。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孙赞常挂在嘴边的话。生源基础薄弱,这是新学校必须面对的挑战。

为打破这个“魔咒”,明大高级中学教师团队探索打造“6+1高效课堂”模式,实行“全员导师制”和“分层走班”教学。2024年首届高考成绩喜人,多名明大学子考入“双一流”高校。

学校成立以来,孙赞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0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5人,所有教师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与北京、石家庄等地重点中学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几年来,学校教师团队茁壮成长,其中有全国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保定市最美教师、学科名师20余人,100多位教师获得市区级优秀班主任、师德楷模等称号,师资队伍的快速成长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教育不是流水线生产,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发光点。在孙赞带领下,明大高级中学坚持因材施教、五育融合、特色发展,以国家课程为主体,构建多元化育人体系。

作为“保定市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目前,明大高级中学已承办省级以上拳击、击剑、射箭等赛事6场。学校拳击队3年蝉联河北省青少年锦标赛冠军,在河北省和全国拳击比赛中,明大学子共夺得金牌27枚。啦啦操队更以全国排舞比赛特等奖的优异成绩亮相国家体育总局颁奖台。在校园内,每天一小时阳光运动雷打不动,早上的跑操和大课间的武术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近视率、肥胖率连年下降。

“民办学校更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办学治校的根本保证。”作为党支部书记,孙赞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学校发展血脉。2023年,明大高级中学党支部获评“河北省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民办高中。学校还创新“党建+”模式,将党课开进教室、开进食堂、开进宿舍。党员教师带头承担“党员示范岗”,上好“党员示范课”,在早晚自习、心理疏导等岗位发挥先锋作用。

孙赞认为,企业家办学,不能只看经济效益,更要承担社会责任。

从办学之初,他就将公益基因融入学校发展,设立“明大助学基金”,已资助贫困学生300余人,发放助学金超200万元。在乡村振兴中,孙赞带领学校开展“教育扶贫”行动,与阜平县6所中学建立帮扶关系,定期送教下乡,捐赠价值50余万元的图书与教学设备。学校也因此连续两次被市教育局授予“捐资助教先进单位”。

从2021年建校时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桃李满园,孙赞用实干与担当,在保定教育沃土上书写了民营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他始终坚信,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正是这份教育情怀,让明大高中成为一所“有温度的学校”,也将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