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

直面“社交癌”认知尿失禁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7-01 09:12

□保定晚报通讯员 赵亚楠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尴尬时刻?在开怀大笑、用力咳嗽,甚至只是快速奔跑时,下身突然不受控制地漏出尿液。这种难以启齿的困扰,其实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尿失禁。高碑店市医院医生带大家一起了解这种被称为“社交癌”的疾病,打破认知误区,积极寻求科学的应对方法。

尿失禁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症状,指尿液不受自身意志控制,不自主地流出。压力性尿失禁最为常见,多发于生育后的女性和更年期女性群体。生育时,尤其是阴道分娩,会使盆底肌像一张被过度拉伸的网兜,极度伸展甚至断裂,产后若未及时进行康复训练,盆底肌松弛后便难以有效托住膀胱和尿道,从而导致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或运动时出现漏尿现象。

急迫性尿失禁则表现为突发强烈尿意后,无法控制排尿,常伴随尿频、尿急症状,多见于膀胱过度活动症、尿路感染患者。这类患者的膀胱仿佛拥有一个过于敏感的警报系统,稍有尿液积聚就“拉响警报”,让人措手不及。还有混合性尿失禁,同时具备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约占总患者数的30%,两种症状相互影响,无疑增加了治疗难度。最后是充盈性尿失禁,当膀胱过度充盈时,尿液就像装满水的容器不断溢出,呈现点滴状漏尿。

引发尿失禁的因素错综复杂。年龄增长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随着岁月流逝,盆底肌逐渐松弛,雌激素水平下降致使尿道粘膜变薄,尿道的控尿能力减弱。肥胖也是一大“帮凶”,腹部堆积的大量脂肪会增加盆底压力,研究表明,肥胖指数与尿失禁风险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长期便秘、慢性咳嗽、高强度体力劳动等,会持续增加腹压,给盆底造成额外负担;而过量摄入咖啡因、酒精,以及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在悄然影响着泌尿系统的健康。此外,糖尿病、中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同样可能引发尿失禁问题。

医生指出,倘若发现存在漏尿情况,千万不要羞于启齿或选择隐忍,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通过盆底肌评估等相关检查,而后根据具体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对于轻、中度尿失禁患者,Kegel运动、电刺激和磁刺激疗等非手术治疗方式是首选。Kegel运动通过反复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能够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控尿能力;电刺激和磁刺激疗法则借助物理手段,刺激盆底神经和肌肉,促进其功能恢复。而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更有效的解决办法。

尿失禁绝非难以启齿的“小毛病”,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认识尿失禁、重视尿失禁,以科学积极的态度应对,才能早日摆脱这一困扰,重拾自信与从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