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7-12 08:39
□吴霞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从就业支持、技能提升、社会保障、创业服务四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这份文件看似只是关于家政行业的普通政策,实则蕴含着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密码。当城市家庭需要更多优质家政服务,农村劳动力需要更多就业机会,这场“双向奔赴”正在重塑中国城乡关系的基本面。
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过去我们常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简单理解为“输血”,却忽视了其中蕴含的“造血”功能。一位经过专业培训的家政服务员,不仅能在城市获得稳定收入,更可能将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经验带回家乡。江苏“好苏嫂”、四川“川妹子”等地方家政品牌的成功实践证明,当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积累经验和技能后,完全可能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生力军。家政兴农的深层意义,正在于构建这种城乡之间的良性循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全面三孩政策实施,城市家庭对育儿、养老等家政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农业现代化释放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供需两侧的同步变化,为家政服务业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抓住这个机遇,不仅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更能促进消费升级、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工作方案》提出的措施要落地见效,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协同发力。地方政府应当细化配套政策,为家政服务员提供实实在在的公共服务;家政企业要摒弃“重中介、轻培训”的短视行为,加大员工培训投入;城市社区可以设立家政服务站点,既方便居民又促进就业。只有当农村务工者真正感受到职业尊严和发展希望,家政兴农才能释放出最大能量。
家政服务连接着千家万户,也连接着城乡融合。当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通过家政服务实现体面就业,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行业的繁荣,更是城乡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逐步形成,这或许就是家政兴农行动最深远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