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7-12 08:39
□沈峰
江西吉安永新县打造“智能工会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清凉港湾”;浙江余姚的“爱心冰箱”出现在街头巷尾、社区门口,让外卖小哥能在这里充电歇脚……为应对持续高温,各地采取多种举措为户外劳动者送去清凉。
进入夏季,我国多地处于高温天气。烈日炙烤下,环卫工人、城管队员、建筑工人、维修工人等户外劳动者依旧坚守岗位,奋战在高温一线。各地相关部门、工会组织为户外劳动者送上降温设备和防暑套装,提示用人单位做好职工防暑降温和劳动保护工作,犹如一副清凉的“降温剂”,让劳动者感受更多清凉与关爱。
近年来,各地探索落实防暑降温各项措施,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比如,避开高温,暂停超高温下的作业;优化高温作业环境,做好降温、通风等措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采取换班轮休、改为早晚间工作等方式,把高温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高温热浪考验着户外劳动者的毅力,同时也考验着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准。笔者认为,各地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各项防暑降温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形成长效保障机制,切实做好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相关部门、工会组织要做好监督工作,倒逼用人单位履行义务,做好错峰作业、发放高温津贴等工作,让劳动者得到应有的保障,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关心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