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8-27 08:40
□保定晚报记者 刘向真
这个夏天,保定城的文旅热度,由厚重的红色历史点燃。
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抗战精神”为核心的红色展览持续升温,吸引了众多市民、学生团体及外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热潮。
从历史到当代, 精神共鸣引发价值认同
8月23日,市美术馆新添热展,抗战主题书画摄影展以艺术的形式传递着历史的重量。
展厅内,160余幅或铭记历史或开创未来的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再现往昔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深情诉说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英勇壮举与不朽功勋,同时也聚焦今日和平盛景与发展图卷,生动呈现珍爱和平、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
许多观众在展品前驻足良久,透过翰墨、丹青和艺术家的镜头溯往,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位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市民刘辉表示:“这样的展览非常有意义,让孩子了解历史、铭记英雄,更能懂得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保定军校纪念馆推出的“烽火太行、精神永存”展通过一张张抗战老照片,生动复原了保定地区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抗日的峥嵘岁月。
“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保定军校师生秉承爱国传统义无反顾地奔赴抗日前线,血洒疆场,用生命谱写壮丽的篇章。”馆长袁宏伟介绍说,这次展览是从上百张抗战老照片中精选出来40张,每一张照片都凝固着一段生动的历史,每一个瞬间都镌刻着一个民族的不屈。它们不仅记录了太行山抗战的峥嵘岁月,更承载着“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
自8月21日开展以来,馆内又迎一波游客。展览的火热,内核是精神的共鸣。来自河北大学的学生王晓锋在参观后感慨:“站在这些真实的照片史料面前,我才真正理解什么是‘一寸山河一寸血’。”一位抗战老兵的后代张伟动情地说:“我看到很多年轻人在这里沉思、感动。这不仅仅是回顾过去,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新秀学校学生刘筱珈为大家讲解晋察冀民兵齐心抗战的故事。 新秀学校 供图
从观展到活动:多元化体验构建共情桥梁
位于清苑区的冉庄地道战遗址迎来一批又一批体验式参观的游客,人们弯腰进入狭窄而错综复杂的地道,亲身感受当年军民智慧的结晶。来自天津的游客张先生钻出地道后满头是汗,却连连赞叹:“真是难以想象,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还能坚持战斗!”
唐县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同样人头攒动。据介绍,今年纪念馆日均接待观众量较以往明显增长。白求恩的事迹通过图片、手术器械复原场景和纪录片循环播放,深深打动着中外参观者。一位医学生在朋友圈里写道:“白求恩的精神超越了国界,他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8月22日,在保府往事红色印记展览馆,一场抗战诗歌朗诵会正在举行。魏巍《黎明风景》、田间《誓词》、邓拓《清平乐·纪念抗战胜利》等抗战诗篇被铿锵有力地诵读出来,台下许多观众眼含热泪。朗诵者欢立敏表示:“这些诗句是民族的呐喊,每次读起都心潮澎湃。”
馆内,带着全家前来参观的市民杨云说:“从展览到朗诵会,都提醒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尤其是让孩子知道,保定不仅是一座文化古城,更是一座英雄城市。”
展览馆的相关负责人佟艳萍深有感触:“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观众红着眼眶走出展厅。有时还会看到有的人会默默站在英雄老照片前鞠躬,还有的老兵会指着某个物件讲出背后的故事,曾经的历史就这样活了起来。”
从景点到课堂:研学合作深化教育内涵
保定文献博物馆巧妙聚焦“纸上的抗战”,展出抗战胜利珍贵报纸文献。不少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在整齐陈列的原版老报纸前,馆长傅伟为来自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研学师生解读文献中记载的重大历史事件:从美军向长崎投掷原子弹、日本天皇发表投降广播,到盟军登陆日本本土、日军在“密苏里”号战列舰签署投降书,再到关东军乞降、侵华日军在芷江及华北日军在故宫太和殿投降等。
“我们已经接待了师生、亲子、市直机关等许多研学团了,”傅伟的声音已有些沙哑,但神情振奋,“在这些抗日原版报纸文献的记载中,观众们能直观了解中国抗战胜利的历史脉络,因此受到多方关注。尤其让人振奋的是,许多孩子在参观后都告诉我说,要学习先辈的奋斗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值得一提的是,为贯通理论与实践,保定文献博物馆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共建文献资料库,双方还将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多个层面展开深度合作。
而在阜平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细致的个人故事相结合。展览不仅呈现了边区政府的成立与运作,还通过大量战士家书、妇女支前档案等折射出普通人的选择与坚守。来自保定新秀学校的师生在此开展现场教学,学生刘筱珈在老师们的鼓励下为大家讲解晋察冀民兵齐心抗战的故事。杨江蕊老师表示:“这样的研学很赞!红色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通过沉浸式体验让革命精神扎根学生心灵。”
一个个抗战主题展厅内,历史正与今天进行着一场无声而深刻的对话。文艺工作者郑新芳表示,这些展览与活动背后,不仅是对抗战胜利的纪念,更是一座城市对历史的敬畏,对精神的追寻,我们希望以文化赋能的形式,让抗战精神真正融入城市发展血脉,成为激励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奋发向上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