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5-08-29 19:54
七夕,让爱与传承共绽光芒
谷莉单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七夕佳节,承载着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浪漫传说,跨越千年时光,带着浓浓的爱意与深情,如期而至。在这个充满诗意的日子里,空气中弥漫着浪漫的气息,处处洋溢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论七夕之核,首在爱情之暖。七夕,是表达爱意的盛大庆典。它提醒着我们,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生活中最温暖的力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人们常常被忙碌的工作和琐碎的事务缠身,渐渐忘却了爱情的本真,而七夕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渴望之门。“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能让相爱的人们停下匆忙的脚步,用心去感受对方的陪伴,用行动去表达对彼此的爱意。
论七夕之广,更在文化之深。七夕,是中华传统古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起源于上古,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众多独特的习俗。穿针乞巧,妇女们用五彩丝线穿针,向织女祈求心灵手巧;拜织女,少女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织女星虔诚礼拜;吃巧果,小巧玲珑的巧果,不仅是美味的点心,更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期盼。这些习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七夕,不仅仅是爱情的专属,更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寻七夕之新,跟随时代之进。随着时代发展,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庆祝活动为七夕的浪漫氛围注入了新活力。线上,关于七夕的话题讨论热度不减,精美的短视频让更多人了解到七夕的文化内涵;线下,社区、商场、景区等举办的各类七夕主题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吸引众多居民参与。这些创新方式,既保留传统节日的核心元素,又贴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让七夕在新时代焕发出新魅力。
盼文化永续,还需众人同行。传承七夕文化,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当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家庭夜话中传递团圆之美,当“穿针乞巧”的智慧在校园课堂里唤醒文明记忆,当民俗市集的烟火气在社区街巷中延续文化根脉,这份“爱”,早已超越了儿女情长,成为对家庭和睦、社会温情、文明延续的深切期许;这份“传承”,也不再是静态的历史陈列,而是融入公共文化服务、校园教育、家庭生活的动态实践。
七夕的浪漫,从不是转瞬即逝的节日氛围,而是浸润在中华儿女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是与时代同行、与社会共振的文化实践。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读懂这份浪漫背后“久长时”的责任与坚守,成为七夕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让七夕文化超越“浪漫符号”成为“文化符号”,为社会文化传承注入鲜活的民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