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架起深保协同发展桥梁,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成立5年来,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

为保定培育创新生态体系注入持久“深圳动能”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09-29 08:40


嘉宾在深圳湾&大公坊国际加速器参观。    受访单位供图

□保定日报记者  刘澜  霍若雯  张萌  通讯员  曹红妍

天地秋声,创新潮涌。

在刚刚过去的9月25日至26日,“南北智联·链通未来”——北京(京津冀)与深圳(大湾区)AI硬件、AI机器人供应链协同创新交流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在深圳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指导下,由深圳湾(保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孵化器联合主办的这场产业盛会,让来自科技领域的精英代表,通过沉浸式参观体验,深入探访了全球AI硬件与机器人概念验证中心的前沿成果,共同见证保定创新生态圈在智能硬件领域结出的累累硕果。

成立5年来,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精准锚定数据服务与人工智能两大核心领域,以打造跨区域产业园区生态运营标杆为目标,成为我国跨区域协同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持续培育新兴产业增长极

2020年9月28日,在深保两地政府,以及深投控、深圳湾科技的共同推动下,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揭牌。

一路走来,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始终肩负着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重任。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聚合,更是集企业引进、服务创新、孵化培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生态平台。

“在企业培育方面,创新中心累计引进企业超百家,科技型企业占比70%,企业员工规模突破2000人,业务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跨境电商、新能源装备等多个新兴领域。”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负责人胡锦波说。

依托深圳湾科技总部资源,创新中心积极将成熟产业服务清单平移至保定,为企业提供政策申报、融资对接、市场拓展等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支持。工作人员将国家、省、市各级政策拆解为企业易懂的“服务包”,协助符合条件的公司申报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并组织参与创新创业比赛,全力助推企业和创业团队成长。

“整合深圳湾科技产业创新生态资源与硬科技孵化及全球科创网络优势,以AI硬件、AI机器人为主导产业,我们为团队提供场地支持、概念验证、小试中试、科创孵化、出海加速、品牌营销、金融加持等全方位服务,陪伴其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从1到N的跨越,覆盖从孵化到加速的全过程成长。”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孵化器运营主管张丹说。

园区构建了丰富的产业生态体系,在运营领域经验成熟、资源丰富、平台多样,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创新孵化等领域具有强大的资源体系和支撑能力。大公坊iMakerbase作为优质科技创新资源之一,是深圳唯一同时认定为“深圳十大行动计划”之“深圳市十大海外创新中心”“深圳市十大双创示范基地”以及“深圳市国际合作交流示范点”的国际加速器,在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科技发达国家分别设有国际孵化器和国际创新工作站。

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深度引入其国际加速器资源。为充分发挥双方在资源共享、项目孵化、产业对接等方面的合作优势,2024年11月20日,“深圳湾&大公坊国际加速器”在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正式启动,让京津冀科创团队无需南下,即可在保定完成产品原型开发、中小试制与供应链资源对接,大幅提升研发到制造的转化效率。

专注AI核心赛道,搭建京津冀创新资源对接平台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全球产业变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京津冀地区凭借科研资源富集、产业基础雄厚及协同创新优势,正加速构建AI产业生态,跻身全国AI发展前沿阵地。

为汇聚区域AI产业创新资源,搭建高效交流平台,探索科技园区智能化升级路径,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于9月5日举办2025京津冀AI赋能科技园区建设交流会。与会嘉宾围绕“AI赋能科技园区”主题展开多角度演讲,深入剖析AI技术突破园区发展瓶颈的路径方法,就AI技术落地、园区智慧化管理等实际问题深入交流,为京津冀AI产业与科技园区建设深度融合搭建重要桥梁,推动区域内创新资源高效对接与整合协同。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保定科技创新动能持续迸发,科研投入、技术合同成交额等关键指标稳居全省前列,为AI技术落地与科技园区升级筑牢坚实基础。

聚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致力于为本地企业打造高效、便捷、优质的创新发展沃土,全力搭建京津冀乃至更广区域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为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搭建三维联动机制,打通全球创新要素流动通道

在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正积极推动相关领域的创新与产业融合。北京(京津冀)地区凭借丰富的高校与研究资源、顶尖的科研人才和深厚的理论积累,在AI算法与机器人核心研发方面持续引领全国,孕育了大量高成长性科技团队。而深圳(大湾区)作为国际硬件创新与先进制造重镇,以其高效完备的供应链体系、成熟的产业生态和强大的国际市场链接能力,在AI硬件实现、机器人制造与全球化推广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9月15日,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举办2025保定(京津冀)·大湾区人工智能+硬件/机器人高校产学研国际交流会,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京津冀产业基础优势与大湾区技术研发活力精准对接。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河北农业大学、韩国启明大学等海内外高校团队通过线上联动,围绕人工智能算法优化、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突破、智能硬件场景化应用等前沿议题分享成果,为行业技术升级提供新思路。

张丹介绍说,此次交流会是创新中心推动“区域联动、产教融合”的重要实践。通过搭建“京津冀+大湾区+国际”联动机制,打通高校科研、企业转化、国际资源对接链路,推动创新要素跨区域、国际化流动,助力保定及京津冀地区对接大湾区先进经验、链接全球优质资源,加速人工智能与硬件机器人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进程。

“作为京津冀与大湾区科技创新协同的纽带平台,我们将持续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高校研发+企业转化+园区孵化’创新模式,嫁接深圳、北京及海外创新资源,赋能企业发展。”胡锦波说,从战略启航到产业腾飞,站在成立5周年新的发展起点上,深圳湾(保定)创新中心将继续秉持务实、担当、创新、共赢的理念,打造保定数字产业集聚高地,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为保定和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深圳湾力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