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09-30 09:26
□保定日报通讯员 赵 洁
假期出门旅游坐长途车,或遇到道路拥堵逗留,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是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全科医疗一科主任张林洁提醒市民,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来降低血栓的发生风险。
预防血栓形成,最重要的就是让双腿“动”起来。血液淤滞、血流缓慢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特别提醒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恶性肿瘤、有血栓家族史的游客,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
乘坐交通工具时可以做简单有效的运动,脚踝泵运动是医学上推荐预防血栓的黄金动作,而且坐着就能做。
勾脚尖:双腿伸直放松,脚尖缓慢向上勾起最大角度,朝向鼻尖方向,保持3秒,感觉小腿肌肉拉伸。
绷脚尖:脚尖缓慢向下勾起最大角度,保持3秒,感觉小腿肌肉拉伸。
旋转脚踝:以脚踝为中心,脚趾做360度顺时针、逆时针转动,保持动作幅度的最大化,每个方向做10次。
勾脚尖、绷脚尖、旋转脚踝为一组,每组做10次,每个小时做1次。让自己的脚动起来,避免血栓形成,也可以改善坐车时的枯燥无趣,为下一站旅游做好充分准备。
另外,出门旅游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服装。建议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不建议穿紧身裤、牛仔裤,这类衣服对腰腹和腿部束缚感很强。穿容易穿脱的平底鞋或运动鞋,在车上可以松开鞋带或直接脱掉,让脚部放松。
特别提醒一些特殊人群,比如有静脉曲张、下肢易水肿、静脉回流较差的游客,可以使用适合自己压力级别的医用弹力袜,可以从脚踝到大腿施加递减的压力,促进血液回流,起到有效预防血栓的作用。
同时,要保持充足水分。饮水过少会使血液黏稠,增加血栓风险。旅途中一定要增加饮水量,主要是喝白开水或不含糖的饮料,不能用咖啡、浓茶替代,因为它们有利尿作用,可能导致身体脱水。对于特殊人群,比如有心脏病发生过心衰、肾功能不全的游客,要适当补充水分,在自己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增加不超过500毫升水量,注意尿量。
另外,在服务区停车休息时,一定要下车,在安全区域内散步5至10分钟,充分伸展腿部,做深蹲动作,让全身血液循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