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5-10-03 08:59
这是我们的村小。 罗大庆 摄
保定日报讯(记者庞建芳)9月30日,“双争”有我·画说河北——河北省群众摄影主题活动“影像三村”摄影展分别在保定市易县北娄山村、木厂村和保定市阜平县易家庄村同步开展。展览旨在以摄影“村展”的形式,致敬摄影前辈,反哺乡土乡亲,赋能美丽乡村。
开幕式主会场设在易县北娄山村,来自省内外摄影界、媒体界的代表,以及河北美术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的师生代表等共计200余人参加。村民房舍作为展墙,展览融入乡村场景,成为农村一道独特景观。现场,摄影家为村民拍照、免费打印,装框赠送,开展期间有村庄市集、民俗表演、帮助收秋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周边村民前来观看。在易县木厂村,来自北京、浙江、河北的摄影界代表与当地村民座谈,一起探讨摄影如何介入板栗等本地特色农林产品营销推广,以文艺力量赋能、赋美乡村。
在阜平县易家庄村现场,秋日暖阳洒在村内主干道易兴路上,百余幅装裱精美的摄影作品张贴在村民房前屋后,形成一条雅致的艺术长廊。摄影作品《婚礼》《一户一景》《易家庄秧歌队》《春节》《备年货》《村边的小河》等拍摄题材都来自于易家庄村。万宝庄小学老师焦鑫带领二、三年级学生前来参观。墙上张贴的摄影系列作品《村小》拍摄地点就是万宝庄小学,作品展现了校园环境、学生课堂、课间活动等这所村庄小学日常。三年级男生于清晨指着一张课间同学围在一起的照片给记者介绍:“这里有我,我和同学们正在玩卡片。”革命摄影家刘峰作品《中国土地法大纲》张贴在当年拍摄原址,与今日摄影家用镜头记录的田园生活《易家庄种红薯》相呼应。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副馆长王芳说,易家庄有深厚的红色历史,土地就像老百姓的生命一样重要。如今红薯是村里的种植特色,镜头里的老百姓喜笑颜开,感觉到生活幸福,这两组照片张贴在一起,用艺术形式使红色摄影得到延续和传承。
该摄影展由河北大学、大众摄影杂志社指导,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办,保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保定市摄影家协会、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摄影文献研究所、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共同承办。展览以群众创作与红色摄影资源相结合的方式,经过一年多的创作准备,紧紧聚焦“双争”有我·画说河北——河北省群众摄影主题,充分发挥河北红色摄影资源优势,展现红色精神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