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用匠心传承非遗薪火

——访全国首批大国工匠人才高英坡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10-11 09:23

高英坡正在雕刻。   受访者供图

□保定日报记者  邱恩宇  刘  佳

“曲阳的锤钎声传了三千年,传承、阐释它的内涵精神是我们的责任。”10月10日,河北翰鼎雕塑集团工作室里,首席技师高英坡正手持刻刀细琢纹路,目光坚定而专注。

近日举办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发布了首批200名大国工匠人才名单,高英坡榜上有名。

高英坡出生于雕刻世家,他的曾祖父高洛夺是民国“俩半石匠”之一,祖父深耕红色石雕文化,父亲的刻刀更是伴随他长大。“小时候玩具就是碎石块,看父亲把冰冷的石头刻出眉眼,觉得太神奇了,也就喜欢上了这项技艺。”高英坡笑着回忆。

那时曲阳的雕塑生意多是“来料加工”——客户给图纸,工人照着雕,既没有设计理念,更谈不上创新。这让高英坡心里埋下革新的种子。经过不懈努力,他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高级研修班,系统学习雕塑设计、色彩搭配等专业知识。“去北京前,以为雕刻就是谋生手艺。入学后才懂,这是能传世的艺术。”高英坡说。

学成归来,高英坡创办了曲阳县首家设计工作室,主做泥塑模型和雕塑图画设计方案,可创业之初便遇到新困难。

“有客户要做一组雕塑,我手绘了图纸,客户却希望看到3D效果图。可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3D,最后彩绘了一张效果图才达到客户满意。”高英坡说,这件事让他下定决心努力学习PS、3DMAX等电脑应用软件,直到可以熟练运用。

渐渐地,高英坡对曲阳石雕的发展有了不一样的思考。他开始研究金属雕塑,不锈钢、青铜等材质都进行过尝试。曲阳县还是有名的定瓷之乡,他试着把雕塑与瓷器结合起来,在陶瓷上附加雕刻元素,探索石雕艺术多元发展。“陶瓷和雕塑本质上是相通的,我觉得将两者嫁接,是曲阳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方向,目的是让传统艺术融入生活。”高英坡说。

雕刻又苦又累,年轻人不愿学,这是最急的事。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高英坡把青年人才培养当作使命。

为了不让手艺“断档”,他自建艺术馆开设培训,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到曲阳授课指导,并通过举办雕塑大赛、雕刻展等方式,为曲阳雕刻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大师”力量。 “我希望让更多年轻人知道,做石雕不是‘守旧’,是做有奔头的事业。”

2022年,高英坡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级雕塑大赛中斩获奖项:《山沟沟》以写实手法展现乡村变迁,获“金凤凰”大赛金奖;《春夏秋冬》融合四季意象,摘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金奖;《童子拜观音》,被评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多件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上海世界技能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及美术馆收藏。

谈及入选全国首批大国工匠人才名单,高英坡轻抚案头青石说:“荣获这份殊荣,感觉肩上责任更重了。大国工匠人才不仅是一个称号,更是对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的鞭策。未来,我会把更多精力放在技艺的深度挖掘上,让曲阳石雕既能保留千年文化根脉,又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命力,让这门手艺在更多人手中薪火相传。”

窗外,曲阳现代雕塑产业园的机械声与刻刀敲击声交织,奏响非遗传承的新乐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