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5-11-06 08:59

松山村村民正在挑拣刚刚采摘的柿子。 郭恩桥 摄
□保定日报记者 王 黛 葛淑霞 通讯员 赵新颖
10月30日,保定市易县西山北镇松山村万亩柿林层林尽染,饱满圆润的柿子宛如一个个小灯笼挂满枝头,村民们忙碌地采摘、挑拣、装箱,田间地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我有4亩多地,每亩能摘2500多公斤,今年不光柿子长得好,行情更好,柿子摘下来加工冰柿的企业直接收购。”村民赵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松山村果品交易市场,前来卖柿子的农户络绎不绝,冰柿企业和来自各地的收购商忙着卸车、分拣、过磅,成箱的柿子整装待发。该村党支部书记赵连水介绍:“自霜降以来,全村每天柿子能卖三四十万斤,交易额超过30万元。”
鲜柿销售火爆的同时,深加工赛道同样热火朝天。在易县独乐乡冰柿加工企业车间,生产线全速运转,新鲜柿子经过清洗、分选、冷冻等工序,变身为备受青睐的冰柿产品。保定市沃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子龙说:“今年原料收购价比往年还要高,就是鼓励柿农提供优质果品。目前冰柿销售线上、线下都很好,特别是‘双十一’临近,订单量持续攀升。”
作为河北省传统林果种植大县,易县拥有17万亩特色林果种植基地。近年来,该县以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加工、品牌化运营为抓手,全力推动柿子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易县经济开发区,总投资约1.22亿元的易县冰柿共享产业园项目现场,各项基础工程建设紧锣密鼓,1号车间和2号、3号冷库建设接近尾声,办公用房建设按计划加速推进。
易县农业农村局产业化办公室主任付金鑫表示:“建设这个共享产业园,就是为了解决冰柿加工企业在基建设备方面的重投资压力,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冰柿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快速提升易县冰柿加工产能和品牌价值。”此外,今年易县已投入资金3800余万元,专项用于4个冰柿生产设备购置项目。目前,部分新设备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预计11月底即可实现日产能1.6万杯的突破。待新设备全部投产后,易县冰柿年加工总产能将跃升至7250万枚。
从田间地头的丰收,到交易市场的购销两旺,再到加工环节的提质增效和产业园区蓝图绘就,易县正以一颗小柿子撬动产业振兴大格局。一条从枝头到舌尖、从论斤卖到论个卖的现代化产业链不断完善,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