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11-06 09:34
□刘娜
每个习字者都明白,字与字之间需留适当的行距,行距太密,则气息拥塞,令人窒息;行距太疏,则神气涣散,失却精神。唯有疏密得当,整幅作品方能气韵生动,顾盼生姿。
人生如书法,亦需讲究“行距”。
我们常将人生视为一个个目标的串联,马不停蹄地从一个成就奔赴下一个成就,如同在纸上一个字紧挨一个字地书写,不留丝毫空隙。学生时代紧锣密鼓地求学,毕业后迫不及待地就业,继而买房、成家、育儿,每一步都环环相扣,生怕落后于他人。这样的人生固然充实,却总让人觉得少了些许从容,缺了几分韵味。
行距是给生命留白。它可能是一段无所事事的时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或是每日雷打不动的独处时刻。在职场拼搏数年后给自己放个长假,去一直想去的地方走走,在家庭琐事缠身时保留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房,读书习字,与自我对话。这些看似“无用”的间隔实则人生的必需,它们让忙碌有了意义,让追求不致沦为疲于奔命。
行距也是给成长空间。观察自然,竹子每长高一节就会有一段时间的停顿,这个间隔期是它在积蓄力量,让下一节长得更加挺拔。人生亦然,在经历一段高速成长后,我们需要放缓脚步,沉淀思考,消化所得,方能迎来下一阶段的突破。高考后的漫长暑假、跳槽之间的空窗期、项目完成后的休整,这些“行距”不是停滞,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们被各种事务填满,行距被压缩得几乎不存在。我们像被上了发条般不停运转,却很少停下来思考:我们究竟要往哪里去?这样的生活是否真是我们想要的?没有行距的人生就像没有间距的文字,再优美的字体也会因拥挤而失去美感。
我认识一位书法家,他的作品总给人舒朗开阔之感。他说秘诀不在字本身,而在字与字之间的“气”。人生何尝不是如此?那些成就与经历构成了生命的骨架,而这些“行距”中沉淀的气质与境界则赋予了生命独特的韵味与深度。
在人际交往中,行距是恰当的距离感,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保持适当的个人空间。就像书法中字与字既要相互呼应又要彼此独立,最好的关系是亲密而有间。给彼此留一些行距,反而能让情谊更加持久绵长。在事业发展上,行距是战略性的暂停。不急于求成,不盲目扩张,在适当的节点停下来审视方向、调整策略。许多伟大的创新与突破都诞生于这样的“行距时刻”。
当我们学会在人生的宣纸上既浓墨重彩地书写又恰到好处地留白,我们的生命篇章才能真正做到疏密有致、气韵贯通,那些恰到好处的行距终将让我们的生命成为一幅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