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 贾祎玮 赵玥时间:2020-08-25 15:29
□本报记者 贾祎玮 赵玥
近两年,在唐县,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电商赋予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新动能,既方便了山里村民日常生活,又让更多品质优越的特色农副产品“走出去”,实现了多赢。
打通快递最后一公里,脱贫之路更畅通
唐县位于太行山东麓,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受地理位置和行政村分布等因素所限,许多快递公司的加盟网点未触达村级市场,只能送到镇上。村里种植的苹果、核桃、小米等天然、优质农产品无法通过快递发出,只能靠零散收购,卖不出好价钱。快递进村成为当地农民热切期盼的事。
这一状况在近年发生了变化。2016年,唐县获评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017年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和345个村级电商服务站,配套建成了1个2000平方米的县级物流中心、5个乡镇分拨中心、309个村级物流集散站点,通过县级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中心和乡(镇)村的电子商务服务站,向村民提供快递自提服务和双向物流服务。同时,加大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不断增加配送线路,真正实现生鲜配送次日达,打通了乡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富生超市,熟食14.9元。”“小梅便利店,蔬菜8.3元。”……8月11日上午,在唐县电商服务中心的监控大屏上,实时滚动显示着唐尧优品平台上的订单数据。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用户通过唐尧优品平台下单,我们根据订单量统一采购、抽检、分拣、分包。一般凌晨3点开始一日流程,16台配送车满载货物陆续出发,早上8点就能把第一批订单陆续送达各村。即便是距县城70余公里的最远村级服务站,也基本上能实现24小时配送到达,保证产品的新鲜。”
抱团发展增活力,自主脱贫奔小康
8月11日,唐县白合镇柏江村润生林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李记权正忙着打包山上的苹果,等待着唐尧优品平台的工作人员前来收购。
李记权说:“如今咱合作社的无公害水果依靠‘唐尧山下’区域公用品牌有了规范化种植标准,每个果子都贴有专码,消费者买到手扫码后就能知道它的来源和种植标准,可以说是名声在外。”“合作社现在已开办到第六个年头,现有合作户达55户,覆盖着柏江村八成左右的贫困户。”考虑到多数贫困户年岁已长或体弱多病,李记权以租地方式给予他们帮扶。“根据租地面积不同,每年给付他们相应租金,租地面积最多的贫困户每年可拿到近5000元租金。”
李记权告诉记者:“我们还计划增设特色农家乐服务,通过地头直播把这里的好山、好水、好产品推广出去,让更多人来这里玩得开心、尝个新鲜。”
电商连通城乡,带着乡亲们共同致富
河北唐县信达贸易有限公司旗下的“龙之涵”品牌,主营婴幼儿床上用品,连续三年在天猫同类目下销售稳居前三名,曾荣获“河北省著名商标”。2011年,唐县信达公司在唐县水峪口村建起了工厂。
该公司负责人贾联合告诉记者,工厂把睡袋棉花内胆的缝制任务发放给附近村子里擅长手工制作的中老年妇女,在家做活儿,定点收购,他们年均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多的能到万元以上。公司还引导村里的贫困户与他们一起,依托电商网销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通过电商渠道,小山村中的妇女们与世界相连,获得了更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