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0-08-28 09:59
李向军对泵房内仪器进行数据登记。
□本报记者 耿静 通讯员 安柔 刘顺安
在地表水成为我市主要的饮用水之后,地下水仍然担负着重要的供水辅助任务。作为西郊大厂供水的重要源头,位于竞秀区和满城区交界的供水总公司二水厂,未曾有一刻松懈。
8月25日,二水厂运行值班室的一块电子屏幕上,“安全运行5950天”的安全生产天数正在闪烁,这个数字每天都在保持着更新与递增。而在这近17年不曾中断的安全生产记录背后,就包括李向军在内的运行班组为二水厂乃至总公司立下的“赫赫战功”。
每间隔两小时,
运行班组人员巡查一次
时光是把有魔力的刻刀,回首30年来的工作,50岁的李向军说,最难忘的就是和运行班组队员共同保障供水安全的一幕幕场景。
李向军班组守护着的,是一亩泉和江城两个水源区的43台泵机、41台变压器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日常检查、巡视和维护工作。这些水源井分布在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2公里范围内,涵盖总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涉及5个乡镇14个村。另有3条长约12公里供水专用高压线路,为水源区产水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运行班的工作,看似简单,但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除了要在中控间监测各项设备运行数据外,班组人员每天还要定时进行巡检。每天早7时,李向军便和四班的8名队员分组开始他们一天的例行巡检工作。除对机泵设备、井群线路进行必要抽检外,李向军还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行全面细致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记者见到他时,已经是9时左右了,第一趟巡检下来,李向军早已汗流浃背。他告诉记者,例行巡检每隔两小时就要进行一次,出现状况要第一时间处理,确保用水安全。
“可不要小瞧这些机器,如果说供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的血管,自来水是血液,那这机器可就是‘心脏’,所有制出的水都是通过这些机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管网。”李向军指着一排机泵说。
总结“望、闻、切”巡检法,
在20米高的电线杆上一站几小时
“不能出任何差错。”这是李向军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他时刻提醒自己,务必要关注每项巡检任务的细微之处。
作为水厂一名老运行工,对于设备巡查,李向军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中医都说望、闻、问、切,我们是望、闻、切。”通过“望、闻、切”,可得知设备的外观、数据情况、设备运行声响和设备发热情况。
由于地处郊外,受自然环境影响,每到夏季二水厂供电线路和产水设施都面临严峻考验,停电断电事故时有发生,仅2019年全年就发生停电事故14起。
2019年7月,一次他带领四班班组例行巡检,发现满城区东马村耕地上,属于一亩泉水源526线路的电线杆上,树枝将高压线路绝缘皮磨破,引起线路打火放电,极易烧断线路引起大面积停电和发生人员触电事故。凭借扎实的工作经验,他一边采取隔离措施,一边向水厂汇报,及时组织人员开展抢修工作。
“你知道爬到20米高的电线杆上是什么感觉?就是风一吹就能感觉到它在晃。”回忆起第一次在架空高压线上巡检作业的经历,李向军记忆犹新。或许是10年的班长岗位磨砺了意志,别人不敢上的电线杆他上,再高也没有犹豫过;别人站不住的梯子他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即便下半身麻木也不曾叫过一声苦。
在连续作业3个小时后,李向军班组终于消除了隐患。正是李向军的这份责任心,保证了地下水源区高压线路的安全运行,为安全供水奠定了基础。
卧病老母靠妻子照顾,
首批报名加入疫情值班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受疫情影响,二水厂按要求进行封闭运行管理,这对运行班组值班提出了更高要求。李向军二话不说,第一时间报名值班。
没有几个人知道,当时李向军的老母亲刚刚遭遇车祸,正在医院治疗。70多岁的老人只能靠李向军的妻子和护工照顾,卧病在床的老人心里盼着儿子能陪在身边,但知道儿子为了供水安全的大事在忙,她只是一个劲地叮咛儿子多带点吃的、别冻着。面对视频中卧病在床的老母亲、身心俱疲的妻子,李向军只有深深的歉意。
3月20日晚11时许,一场大雨突然来临,在中控室值守的李向军发现,一亩泉526号两条高压供电线路相继发生停电事故。此时正值疫情防控期间,李向军马上组织班组队员,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分两路对线路进行巡查,头顶着雨水,脚踏着稀泥,一处一处地排查。在泥泞的小路上沿着线路步行5公里,终于在一亩泉村北附近查找到三处故障点。
“验电、挂接地线、打好双保险。雷雨天气杆塔湿滑,大家一定要注意作业安全!”李向军有条不紊指挥现场,抢修人员迅速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登杆作业,更换绝缘子和导线。经过3个小时的抢修,及时恢复了供电。
签订互助责任书,
传帮带倾囊相授
如今的李向军,除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工作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传、帮、带”。他把培养队员业务素质作为班组建设的根本一环,着力在练内功、练真功、练硬功上下功夫,并签订互助责任书。对于年轻同事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他都耐心讲解,举例说明,并做好示范,直到他们真正搞懂且会操作为止。
他尤其注重培养对设备故障的判断及排除能力,强化对设备运行状态的认知,使年轻同事在日常工作中不断进行经验总结,提升自身业务技能。这种“传、帮、带”的过程,既有利于他们的进步,也对师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年来,李向军已经为二水厂培养出一大批优秀运行班组人员。“我记得有个年轻同事在换机油时,总是对不准那个小孔,机油都洒了出来,一紧张洒得就更多了。我就在旁边教他,用手指做支撑,均匀呼吸。”李向军深知,只有做好技术上的“传、帮、带”,让班组所有队员都技术过硬,才能在危急时刻保障安全用水。
作为水厂运行班组的一员,每天巡视、记录数据、查看高压设备,这三点一线的工作看似单调,但李向军觉得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是否能做好本职岗位工作,“就如螺丝钉一般,平凡不起眼但又至关重要,我挺骄傲的。”
每个人都在平淡生活中实现着自我,每个人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点燃着生命。让我们发现更多普通人身上隐藏的光环,在这里展示平凡中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