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E时代>

“双11”促销短信又冒头有市民一天收到几十条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赵玥时间:2020-11-03 09:58

随着“双11”大促临近,商家开始各显身手,通过多种方式的营销拉动用户。鉴于促销短信发送过于密集,不少市民深受其扰,却又退订不了,纷纷吐槽。“只在那家店下过一次单,每逢促销节点都要被短信轰炸,发送‘TD’也无法取消,这事没人管?”

“尊敬的xx会员,您有’双11’超级红包待抽取……”“这份零食爆款清单请主人一定要看!’双11’预售抢前2小时半价礼盒!”“Hi~老朋友,’双11’预售零点开启,首日定金3倍抵用……”市民小孙说,近几年的“双11”是在促销短信的簇拥下到来的,但多数促销短信对她下单购买商品并未起到决定性作用,“我是按需下单,不是你让我买我就要买。”“上周日,一天收到17条促销短信,还好是周末没有工作安排,索性把手机静音图个清静。”小孙说,“双11”预售开始前一周,就有商家像“打了鸡血”似的集中派发短信,“听到‘叮叮’短信提示音,我总要打开看一下,十有八九是促销信息。”

由于“双11”预售提前,导致商家的促销短信拉长对用户狂轰滥炸的“战线”。“每天叫醒我的不是梦想,也不是闹钟,而是‘双11’的短信铃声。”有网友无奈地吐槽。

记者亲身经历着这波逃不掉的商家“引流”,综合自己和受访者提供的促销短信不难看到,其中#双11狂欢#、#双11预热#、#全年最低#等字眼大致雷同,促销短信中的商家多为自己以前购买过的店铺。这类短信多以“106”开头,短信内容附有链接,点击即可跳转到购买页面,最后通常都附有“回复T或TD退订”。

早在2015年,工信部发布了《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要求: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违者可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除此之外消费者也可以下载相关软件,对这些信息进行拦截。有专业律师表示,用户可以向短信息服务提供者投诉或者向12321举报。

由于发送成本低、精准触达用户的特点,短信成为商家促销的手段。据2019年《“双11”短信骚扰安全数据》显示,“双11”前一周各类红包、促销优惠类短信骚扰增多,增幅超200%。促销短信中的链接可以让用户便捷领取优惠,但同样也成为不法分子隐藏病毒链接的手段。腾讯手机管家监测发现,带有病毒链接的推销短信伪装银行信用卡、商家广告、金融借贷、彩票赌博等名义发送,其中,银行信用卡占比达56.09%。一旦点击含有病毒的链接网址,就可能造成个人信息甚至财产的损失,建议用户谨慎点击垃圾短信中的链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