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03-04 08:17
□孙彦君
协调各方,配合联动,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倾心注力。
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也是提升城市的品质和魅力,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既有繁杂的细微工作,更有大的项目和工程,所以需要协调各方力量,配合联动。如杭州清河坊街建设、成都锦里古街建设等都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各方积极配合。
沙里淘金,串珠成链,点面结合才能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
笔者建议不仅27处古建筑要利用好,旧城改造中留下来的31处散存特色民居体现着清末民初的古城风貌、传统文化,也应加以修缮和公开展示;红色旧址、名人故居或名人居住地建议加以标注和展示,红色如西大街的原协生印书局旧址、毛主席住过的原保定第一客栈、李大钊住过的光园、邓中夏任教过的原保定二师等,革命英烈艰难跋涉的足迹可多作标注,名人故居或名人居住地亦同此理;特色地名加以立碑标注,如历史街区、胡同、已经消失了物质承载地的地名,如琅瑚街、贵显胡同、县学街、馆驿街,大西门、小北门等蕴含保定历史文化的地名,可像北京的胡同、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一样多做碑刻,向南来北往的人们诉说它的不凡。
深挖潜力,内外结合,使文化场馆成为提升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两年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在我市有了长足发展,“硬件”有了,更要注重管理、展陈、功能发挥、周围环境氛围营造等彰显城市软实力的“软件”因素。可在结合自身职责基础上做实做强,在扩大其内涵和外延功能方面深挖潜力。如利用民间收藏众多的优势组织各类临展,利用人物事件与外地的关联组织跨市跨省联展,利用教育基地的功能与高校等外来人口集中的地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参观、展览,使人们增加对保定的了解和认同,助力保定发展。
(作者单位:市文广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