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共赴“微短剧+”,保定新荧屏时代华彩启幕

——“微短剧+”创造消费新动能主题活动观察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04-26 09:20

□保定日报记者  刘  赛  李  萌  刘向真

春夏之交,保定热浪翻涌!

4月22至23日,中国·保定“夏夜繁星”微短剧嘉年华启动仪式暨“微短剧+”创造消费新动能主题活动在我市举办。行业权威专家、高校学者、短剧平台方、制作机构及剧作主创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微短剧+”如何赋能城市品牌建设,成为创造消费动能的“新引擎”。

流量新风口下,保定入局微短剧行业正当其时

“耙耳朵”丈夫与“辣妹子”妻子趣味互动,姑嫂之间真情互助,街坊邻里“龙门阵”诙谐幽默……四川方言微短剧《家里家外》以17天拍摄周期创下3天破10亿播放的纪录,将上世纪90年代川渝市井生活演绎得淋漓尽致。

网友感叹:“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家庭图鉴,笑着笑着就泪目了。”

剧不在长,有“精”则灵。这种单集2-5分钟、以“短直快”叙事和“高浓度”情绪输出为特征的新兴文化形态,正在重构影视产业格局。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网民使用率59.7%,行业规模505亿元首次超越电影票房(425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634.3亿元。

在政策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下,产业加速转型。国家广电总局连续出台《网络微短剧内容审核细则》《关于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赋能千行百业的通知》《管理提示(微短剧要“爽”而有度)》等规范性文件,引导行业向精品化、现实化转型。

与此同时,AI技术将制作成本压缩至传统模式25%,全AI制作的《白狐》仅需4人团队;“免费分账+品牌定制”模式催生红果短剧单月分账破5亿的行业神话。

带来可观经济价值的同时,微短剧行业的社会价值也进一步凸显。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2024微短剧行业生态洞察报告》显示,2024年微短剧行业直接、间接带动64.7万个就业机会,2025年就业人数将随市场规模继续增长。

“保定承载燕赵文化厚重底蕴,兼具创新活力与区位优势,是微短剧产业的天然沃土。”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副司长杨铮指出,保定可依托政策引导与内容创新,强化市场影响力,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输送文化动能。

发布“二十条”措施 保定探索短剧“破圈”路

面对新赛道新机遇,如何打造更多微短剧爆款“破圈”传播,推动微短剧产业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

保定以一场“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赋能新兴产业——发布《保定市支持网络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二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构建起从内容创作到产业生态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从《措施》中来看,保定设立150部精品剧作创作目标,规划2大产业基地;对彰显保定文化的优质剧本给予最高20万元补贴,“保定元素”剧作可获总投资5%的制作补贴,创新推出取景地拍摄补助,单项目最高支持10万元。

这种“政策工具箱”的精准投放,形成强大磁吸效应。制片人睢少雄评价:“从创作激励到场景开发的全链条设计,保定的扶持力度走在全国前列。”

当“微短剧+”撞上“文旅+”,两个流量密码的化学反应超乎想象。

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第七次短视频用户价值年度调研报告》显示,74.4%的微短剧用户看过文旅题材微短剧,观看后对拍摄地加深了解、提升好感的用户占比均超85%,愿意前往当地旅游、消费体验、推荐亲友的用户占比超80%,“种草-转化”效应显著。

活动期间,网络视听平台、影视创作机构、微短剧主创等嘉宾走进保定调研参观。漫步于有着300多年历史的直隶总督署,编剧黄果果感慨:“每座城市都是一本等待翻开的文化典籍,文旅微短剧正是最鲜活的‘导读手册’。唯有以敬畏之心守护文化根脉,以创新之力激活在地基因,方能让作品经得起时代推敲,成为镌刻时光的文化注脚。”

当文化元素注入数字载体,裂变效应远超预期:温州瓯海区借《春宵》带火影视文旅综合体,单剧引流超10万人次;四川绵阳《云朵之恋》令北川羌寨变身网红打卡地;保定文旅推出的公路短剧《驴火了》全网破亿播放,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推荐剧目。

这些案例印证,短剧不仅是流量入口,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以“微”见著 打造北方微短剧生产基地

在京津冀视听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棋盘上,保定落子铿锵:规划年度盛典、创投会、训练营等系列活动,构建从人才培养到产业孵化的完整生态,努力打造中国北方微短剧生产基地。

专家智库为产业升级把脉开方:中广联合会微短剧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张跃明建议,聚焦“历史文化+红色基因+饮食文化”三维创作;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陆先高强调,跨界融合破解同质化瓶颈;映宇宙集团副总裁黄琴提出,构建内容、流量、消费闭环的生态模型。多方智慧汇聚,勾勒出“微短剧+”赋能千行百业的现实路径。

当下保定微短剧行业已显现破茧之势:“视听赋能,短剧强农”保定专项创作活动开启,与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的数字创意产业走廊加速对接。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副会长魏党军期待:“保定应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微短剧IP,实现城市出圈与资源入圈的双向奔赴。”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围绕红色、古城、烟火、产业等核心元素,与保定共创精品微短剧项目。”之江容量副总经理、容量精品短剧负责人朱子洋说。

当千年古城的青砖灰瓦邂逅竖屏光影,保定以“微短剧+”为支点,撬动文旅融合、数字营销、智能制造的产业集群发展,一个“小而美、精而强”的北方微短剧产业高地正在绽放新华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