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4-26 09:30
□郭振山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正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暮春时节。谷雨前后的香椿芽满叶嫩,醇香爽口,历来就有“雨前香椿嫩如丝”的美誉,其营养价值此时也最高。
记得小时候我家南墙根下一字排开栽有4棵香椿树,树干有一尺多粗。每到清明节前后,光秃稀疏的枝丫上便酿出紫色的嫩芽,伴随着嫩芽一天天长大,满院子飘满淡淡的香气。到谷雨前后,紫色嫩芽已长成青翠鲜嫩的二寸余长的嫩叶,这时候扒下来食用,既鲜嫩爽口又可健胃理气,是不可多得的应季佳肴。
由于香椿树的树枝较脆易折,最常用的采扒工具就是把一根8号铁丝弯成“U”字钩,钩的一条“腿”比另一条“腿”长出半尺,再将钩倒过来,把“腿”长的那一头固定在竹竿或木棍上。采扒时用钩勾住香椿枝头,稍用力转动竹竿带动钩转动,便将香椿嫩叶从根部折断与树枝分离而落地,一枝扒完再选择另一枝接着扒。待扒到够一顿食用的量后,把落地的香椿收起来拿到厨房交给母亲,便可等着吃鲜香的油煎香椿鱼或香椿炒鸡蛋了。
与别人煎的香椿鱼不同,母亲煎时更多了一道程序,就是真正把香椿鱼煎成鱼的样子。这就需要在香椿鱼两面的面糊变硬但未彻底硬结前出锅,稍晾至不烫手后将香椿修剪成鱼形,用菜刀在表面斜着轻轻划出鱼鳞状,做完这一切后重新放入锅中炕熟。这样煎出的香椿鱼猛一看和真鱼一样吊人胃口,吃在嘴里也总觉得有一股鲜鱼的香味,很是解馋。此外,母亲还常做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或香椿鸡蛋面饼,每道香椿菜都是那么好吃,那淡淡的鲜香和浓浓的亲情令我至今难忘。
香椿采下来后,除自家食用外,母亲还作为礼物送给街坊四邻及亲朋好友,有时间也拿到集市上去卖掉,换几个钱补贴家用。母亲卖香椿也和她的为人一样,从不斤斤计较,碰上熟人或兜里没带钱又想吃香椿的人,她就大大方方地白送半斤八两的。有的白拿了香椿过意不去,事后也会找到我家来,或还香椿钱或带点萝卜片、小葱、菠菜等应季蔬菜。时间长了,彼此间都了解了各自的为人,自然愿意多交往多走动。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这4棵香椿树作为沟通感情、联络亲友的载体,受到全家人的精心呵护,施肥、浇水,长势一年比一年旺。
那天我接放学的外孙女回家,路过北河沿市场,看到一个农村打扮的妇女骑着辆三轮车在卖香椿,那些散发着淡淡香气的香椿立刻勾引起我浓浓的食欲和过往有关香椿的回忆,走过去问了问价格便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斤。回到家后经过老伴的烫沥切拌,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凉拌香椿就上桌了,淡淡的香气在室内飘荡开来。吃着鲜香的凉拌香椿,喝着浓醇的老酒,儿时的岁月化作一幕幕电影在眼前闪现,久久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