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5-05-31 08:26
□保定日报记者 刘向真 李 萌
他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心电图波形,反复验证着即将问世的可穿戴单导联心电监测系统。中国乐凯研究院第四研究室主任侯丽新作为该项目技术带头人,一直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使这一国产医疗设备进入市场。正是凭借这种精湛技术和执着追求,今年,他被命名为第三届“保定工匠”,成为中国乐凯科技创新的标杆人物,也是我市产业工人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和杰出代表之一。他说:“工匠的使命,就是勇攀高峰,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走向国际一流。”
从传统手工业的千年积淀,到现代制造业的崛起,保定的工匠精神在侯丽新等一代代匠人的坚守与创新中薪火相传,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保定,已然成为工匠的沃土。
匠心之问
在保定,工匠精神源远流长,扎根于城市发展的血脉之中,是这座千年古城在历史积淀与时代创新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基因。那么,工匠精神到底是什么?
保变电气公司线圈车间高级技师董春虎说:“工匠精神是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勤学苦练、努力耕耘。”——变压器的线圈绕制工作看似简单,却极重手上功夫。老师傅说,在线圈3年才能出一个合格的绕线工。为学到过硬的手上功夫,他下班后就找来废铜线一遍遍练习,日复一日,终于焊出高标准焊头。就靠着掌握这一门过硬技术,他成为保变电气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曲阳雕刻匠人王树昌说:“工匠精神活在手中的刻刀下,是一生一艺的坚守。”——透过他的作品看他的“一丝不苟”便有深刻的感受。他以人物造型见长,其作品无不栩栩如生。根根的发丝、飘逸的衣带里,均是流畅、细腻;面部表情丰满,或慈祥安乐,或炯炯有神,活灵活现。如此完美的雕像作品,王树昌下过的苦功夫可见一斑。他说:“人物雕像不是简单的复制或仿制,需要创作者的功力和技艺,更需要独到的艺术眼光。”为了创作出满意的作品,他不仅会反复观看人物的外貌特征,更是查阅其生平事迹,制作泥塑模型多次修改打磨。
长城汽车技术中心设计师葛艳君说:“工匠精神是现代产业工人的精益创造。”——他主创设计的坦克700限定版交付用户时,这一全新旗舰车型以其极致体验和巅峰技术,在中国的造车高地插上一面“保定制造”旗帜。他说:“坦克车型能成功,离不开我和团队辛勤工作的无数日日夜夜,虽然辛苦,但我乐在其中。”这也反映出,葛艳君对汽车设计的执着与热爱。
气象人郭静说:“工匠精神是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作为保定市气象局一名气象装备保障人员,郭静在每一次接到极端天气防灾减灾任务时,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接到电话响、短信预警,她立即准确可靠上传观测数据,确保气象预报预测和防汛救灾工作实施。
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影像材料事业部的特级技师王志刚说:“工匠精神是对技术的极致追求。”——在涂布生产线上,他凭着刻苦钻研,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技术革新,朝着行业技术的尖端不停迈进。当问及这位50多岁、不再年轻的保定工匠为何依然在一线涂布生产线上恪尽职守、业业兢兢时,他说:“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触摸到行业最高处。”
…………
一批批技艺精湛、敬业奉献的保定工匠,扎根生产一线,他们传承匠心、精益求精,他们创新驱动、勇攀高峰,他们技能报国、成就梦想,他们手底有功夫、心中有传承、眼里有未来。他们用行动回答匠心之问,诠释着工匠精神是对技艺的执着追求,对细节的极致打磨,对品质的坚守不渝。
城以匠兴
工匠精神不仅是个人技艺的锤炼,更是城市迭代的核心动力之一。传承工匠精神,是时代赋予保定的使命与责任。如今,保定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传承工匠精神,全力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让传统与现代在匠心传承中交相辉映,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全市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引导全市广大职工学习工匠精神、争当工匠人才,保定市自2022年全面启动“保定工匠”培育命名活动。截至目前,已连续命名三届“保定工匠”,总数达606名,为“人才保定”“创新保定”“智造保定”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和技能保障。被命名的“保定工匠”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长期践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保质量、提效率,在所在行业和单位作出突出成绩。
工匠精神助力创新。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90后”工程师耿亚飞潜心钻研太阳能光伏技术十年,在他的工作信条里,即使研发过程很累,困难很多,但不管对工作还是对生活,必须摆正态度,办法总比困难多。工作期间,他先后开发高功率大尺寸组件、双面发电光伏组件、无热斑光伏组件等新产品,输出国家级专利十余篇;参与多项全国领先的太阳能光伏研发技术项目,不断优化生产工艺,领跑技术创新前沿。
工匠精神驱动引领。河北翰鼎雕塑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技师高英坡不仅被命名为保定工匠,更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入选全国总工会首批“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名单。他在为曲阳石雕从业人员宣讲政策时提到:“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地,不仅仅能为高技能人才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还能吸引年轻人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他开办了雕塑高级研修班,不定期讲授雕刻技艺,对行业内青年人才培训,成为相关人才队伍正向引领者。
工匠精神加速突破。“保定工匠”这份荣誉里,承载着英利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学健15年的刻苦钻研。“光伏技术每三年就会有一次迭代,唯有前瞻性布局才能立于潮头。” 从实验室一线到国际标准制定舞台,他在光伏组件可靠性技术领域持续深耕与突破,不断破解一项项技术难题。提高每一块组件的转换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推动光伏技术的进步,为保定“光伏智造”金字招牌增添新的光芒,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
工匠精神凝聚着各方力量,在人才培育、创新驱动、品牌建设、质量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正是保定从“制造”迈向“智造”、从“古城”走向“新城”的核心竞争力,助力“高质量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
匠心永续
工匠精神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发展。保定是一座崇尚工匠精神的城市。洋溢着知识与技能交融的蓬勃气息,激发职工对专业技术的浓厚兴趣,理论与实践碰撞让工匠培育在这里生动呈现。
近年来,保定市总工会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工作要求,紧抓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发展机遇,持续推动产改工作走深走实。按照大国工匠引领力、实践力、创新力、攻关力、传承力“五力”培育发展方向,全力打造“工匠学院+实训基地+线上线下结合培训+技能竞赛+工匠选树”的“五位一体”长链条职工技术技能提升工作体系,以高技能人才培养全面助推保定高质量发展。
自2023年4月保定工匠学院揭牌成立以来,保定市总工会聚焦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工匠人才,创新推出“双元制”育匠模式,聘请行业专家,开设“工匠云学院”和“数字工匠云课堂”等。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涵盖电商、数字工匠、机器人操作等职业(工种)培训。
在中德(保定)工业4.0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4所高校以及长城汽车、天威保变等23家企业联动合作,覆盖传统制造业、先进设备制造业、手工业、食品行业、医药行业等多个行业的育匠工作,为工匠人才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全市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如火如荼,日常培训和赛前集中培训也常态化开展,在大赛中发现工匠、锤炼工匠,完善“保定工匠”培育链条,促进职工技能水平普遍提高。
从人才培养到制度保障,从技术创新到文化传承——工匠精神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它不仅是手艺人的坚守,更是整座城市对卓越的不懈追求。
匠心不止,筑梦不息。城市的每一次跃升,都凝结着无数匠人的智慧与坚守。从精雕细琢的规划蓝图,到落地生根的民生工程;从科技赋能的智慧治理,到文化浸润的城市更新——保定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上,写满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