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自研突破!东方物探“两宽一高”技术服务全球油气勘探

来源:作者:时间:2025-06-13 08:43

东方物探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可控震源在地质、地表构造“双复杂”的柴达木盆地施工作业。 受访单位供图

□保定日报记者 姚 琳 班静怡

夏日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台台宽频高精度可控震源正在作业,振动器激发的地震波直达万米深层,布设在地面的6万道采集节点仪器同步接收来自地下万米的“回音”。这些信号经过处理,转化为图像,成为破解油气奥秘的“密码”。而宽频高精度可控震源这种设备是由中国石油集团东方物探公司(简称“东方物探”)自主研发的。

东方物探位于涿州市,是目前全球物探行业唯一的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公司。经过国内70多年、海外30多年发展,配合各油气田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300亿吨,被国家授予“地质勘查功勋单位”。与此同时,他们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助力中国石油实现国内年产油、气当量和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3个“1亿吨”,国内、海外重大油气发现参与率保持100%。

走进东方物探展览馆,一段段详实的文字,一幅幅感人的照片,一个个生动的视频,通过声、光、电等技术,全面立体展示了中国石油物探发展历程,再现老一辈物探先驱和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展示出东方物探在为国找油找气、全球化发展、科技创新、党的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置身其中,让人不仅看到最前沿的物探技术和装备,以及物探人南征北战、走向国际的拼搏奋斗,更能感受到石油物探人勇于挑战、勇攀高峰的坚定信念和力量。

东方物探坚持广开大门搞科研,充分利用全球科研资源,通过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院士工作站、油气勘探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中心、河北省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吸引全球50多名行业顶尖人才加盟,汇集5700多名技术人才,打造全球物探技术人才集聚高地。同时,积极构建全球化科研体系,形成物探软硬件“四国七中心”研发模式,与国内外数十家知名院校、油公司“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技术创新进入“快车道”。从研发GeoEast地震数据处理解释软件,到发明高效混叠采集和数据保真分离方法,再到首创宽频大吨位可控震源、研制全球首台30万道级地震仪,一项项技术取得突破后,东方物探创建出完整的地震勘探技术体系。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近代以来发现油气资源主要的技术手段之一。东方物探瞄准国家油气勘探需求,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精准把握科研方向,边研发、边应用、边完善,历经15年攻关,创新研发陆上“宽频、宽方位、高密度”(简称“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与装备,引领全球陆上地震勘探技术发展方向。(下转A3版)

这一项目摘得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实现河北省在该奖项零的突破。

如今,“两宽一高”技术实现大规模应用,已覆盖国内外18个国家43家油公司,应用项目456个,面积近34万平方千米,打造了多个共建“一带一路”油气合作示范工程,在扩大朋友圈的同时,提升我国油气物探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东方物探累计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运作物探项目300余个,带动9万余人就业;物探业务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服务300多家石油公司,营业收入连续10年保持全球物探行业首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