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7-19 08:04
□卫子琦
我家前面的楼里住着一位老大爷,在小区做理发的生意,春夏白天天气比较好的时候总能在小区门口看到他。他将一辆电动三轮停在门口一侧,旁边立着一块用拆开的纸箱裁成的纸板,上面用黑色粗笔写着几个略显稚嫩的大字:“老张理发,5元”。
老张一米六的个头,60多岁,微胖,天热的时候喜欢穿一件白色跨栏背心。他雪白的头发短而稀疏,皮肤黝黑粗糙,左手有些萎缩,平时常坐在三轮车上等着来理发的客人。车斗里放着一把木椅,车座和车把之间立着一面镜子,镜子一角贴着收费的二维码。理发的人来了,三轮就成了理发台,客人坐在木椅上,老张为客人披上有些褪色的红色罩衣,然后就操起电推。老张很热情,爱说话,语速不紧不慢,态度很和蔼。没有生意的时候,他就和旁边坐在树下的老大爷们攀谈,或是和来回路过的人打招呼,生意少也不会影响他的情绪。
老张毕竟上了点岁数,不太跟得上年轻人标新立异的个性时尚。来理发的大多是孩子和上了年纪的大叔大爷,他们的要求比较简单,样式一般是传统的平头或毛寸,价格都是5元,就算考虑到不提供洗头,这也已经是一般理发店里不可能有的超低价格了。一位大概20分钟就剪完了,效果也比较规整。有时也有大妈来焗油,这个项目需要在老张家里完成,因为流程有点复杂,还需要焗油机,价格另算,但比市面上的一般价格也要低很多。
每次年假回家,过年前我都会找老张理一次发。秋冬天气冷,老张就不到小区门口来了,理发转移到了他家里。他在自家对着外面的窗户上用黑笔写着:“理发,一层,按门铃”。年底也是老张理发最忙的时候,我去的时候,已经有两三位小区里的大叔坐在客厅里等着了,让本就不大的空间更显狭小。屋里陈设很简单,主要家具只有沙发和电视,客厅一角放着一把椅子,正对着墙上一面镜子,这就是理发台。老张穿着灰色毛衣,绿色旧军裤,正在那里给一位老大爷理平头。等待理发的大叔偶尔抽烟,老张也不太在意,空气里弥漫着有点呛人的烟味。
轮到我了,老张招呼我坐下,左手有些吃力地捏着一把梳子,右手拿着电推。闲聊中我了解到,他年轻时当过兵,转业后到砖厂当工人,后来左手得了病,有点残疾,就学了些理发的手艺。他有一个儿子,在广东打工,过两天儿子儿媳就要带着刚上小学的孩子回家过年了。这时听到一阵拖鞋缓慢摩擦地板的声音,通过墙上的镜子,我看到是老张的老伴出来了。她的个子和年龄都与老张差不多,皮肤粗糙而松弛,身形不匀称,走路看着很费劲,左手手指蜷缩变形,在胸前一直举着,说话声音含糊不清。老张告诉我,老伴患半身不遂已经很多年了。
我问老张,没跟着孩子们一起去住?这样万一有事,也有人可以照应。老张呵呵一笑,说:“广东的气候不适应。另外孩子们平时忙,我也还能自理,还能照顾老伴,能劳动一点就劳动一点,就算给孩子们和社会少添点麻烦吧。”老张的乐观和满足让我很感动。
理完发走出单元门,正遇上几位行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从楼前经过,冬日的阳光照在他们身上,也照在草坪的泥土上。久在象牙塔里,在这一刻我似乎感受到了真切而庸常的生活,大多数时间里没有刻意渲染的苦难,没有惊天动地的奇观,也鲜有大悲大喜,只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个个平凡的日子。人们为了生活而劳作,波澜不惊,但也因日常的忙碌而厚重,而充实,而自有滋味和诗意。时间之河承载着生活的浩瀚与深邃,永不停息地浩浩前行。静水流深,这或许就是生命最朴素而真实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