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07-22 08:46
□保定日报通讯员 王甜甜 赵 洁
你了解中医埋线减重吗?这是一种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发展而来的外治疗法,它通过将可吸收的蛋白线埋入人体特定穴位,模拟针灸对穴位产生持续刺激,形成“长效针灸”效应,从而调节脾胃及其他脏腑功能,实现抑制食欲、加速脂肪代谢、改善体质的作用。
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康复医学一科,常会有患者希望能用中医方法来达到减重的目的。那么我们就来听听该科中医专家讲述关于埋线减重的相关知识。
作息不规律扰乱生物钟,影响激素分泌和基础代谢;暴饮暴食易致营养过剩,加重脾胃负担;过度饮酒热量高,干扰脂肪代谢、损伤脾胃;久坐和运动少使肌肉萎缩、代谢率下降;情志失调导致肝气郁结、脾胃运化减弱。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会通过不同机制影响人体代谢与脏腑功能,进而导致体重异常。
从中医角度来看,肥胖会给身体带来很多危害。
损伤脾胃。肥胖者多有饮食不节的问题,常过食肥甘厚味,这易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湿代谢异常,形成痰湿,加重肥胖,形成恶性循环。
影响气血运行。肥胖之人多痰湿,痰湿阻滞经络,会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气血运行不畅,易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疼痛,如头痛、肩颈痛、腰痛等。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胸痹(类似于冠心病),表现为胸闷、胸痛等症状。
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心肺功能,出现气短、喘息、心悸等症状;影响肝肾功能,肝失疏泄,可能出现情绪抑郁、烦躁等问题,肾的气化功能失常,会加重水液代谢紊乱,出现水肿等症状。
易致外邪侵袭。肥胖者往往活动量较少,阳气不能充分舒展布散于体表,卫外功能减弱。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卫外不固则易受外邪侵袭,导致感冒、咳嗽等疾病频繁发生。
埋线减重疗法有如下优势。
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埋线减重属于非药物疗法,不依赖化学药品干预,避免了药物可能带来的肝肾负担、胃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蛋白线在人体内可自然降解吸收,无需二次取出,对身体正常生理功能影响较小,适合长期调理,尤其适合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而不愿采用药物减重的人群。
疼痛轻微,易于接受。在埋线过程中,医生会使用专业的埋线针具,操作手法轻柔。进针时,多数人仅会感受到轻微的刺痛或酸胀感,类似于普通针灸的针感。这种不适在埋线完成后很快会逐渐减轻。少数对疼痛较为敏感的人,医生也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前采取局部麻醉等措施,进一步降低痛感,整体来说大部分人都能轻松耐受。
但女性经期需谨慎使用此方法,经期身体较为特殊,气血处于相对亏虚状态,此时进行埋线治疗,可能会因穴位刺激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等情况。因此,一般不建议在经期进行埋线减重。
埋线减重虽然能够调节身体代谢、抑制食欲,但并不能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若在埋线后仍然暴饮暴食、大量摄入高热量食物,或长期久坐不运动,身体摄入的热量远超消耗,仍会导致体重增加。埋线治疗需配合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才能达到理想且持久的减重效果。
埋线减重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代谢,从根本上调整身体状态,相较于单纯节食或单一运动减重,反弹风险较低。但减重成功后,如果恢复不良的生活习惯,体重仍可能反弹。
另外,瘢痕体质人群皮肤受伤后,容易形成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埋线操作会在皮肤表面留下微小创口,虽然创口较小,但对于瘢痕体质者,仍存在形成瘢痕的风险。因此,瘢痕体质者不建议进行埋线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