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7-22 08:49
□保定晚报通讯员 王梦梦 杨开宁
暑期进入旅游旺季,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长期服药患者而言,可能会因行程紧凑使原本规律的用药出现漏服或停药,享受美食畅饮时忽略了果汁中西柚与部分抗凝药的“致命组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医生提醒,慢性病患者暑期出行,四点“药”事需牢记。
规律用药,不可随意停药、减药。长期规律服药的患者,如果在服药过程中出现漏服,很容易引起疾病复发或加重,产生“撤药综合征”。外出旅行防止漏服有三招。按时:为了防止忘记服药,可设定手机备忘录或闹钟提醒,或者使用服药提醒App、小程序、闹钟药盒等方式提醒定时服药。定量:为了更好地实现定量服药,可将每日所需服用药物带包装剪下,分装在密封袋中,并在密封袋上注明服药时间和次数或使用带日期的分药盒等。备药:为避免药品用完后无法及时购买,建议日常储备1-3个月左右的用量。
漏服药物,切勿盲目加量补服。漏服药物是慢性病患者出游经常发生的问题,如果盲目加量补服可能引发药物过量中毒。若漏服时间在两次服药间隔的前半段,立即补服;若在后半段,则跳过本次,下次正常服用。切勿加倍补服,尤其地高辛、茶碱等安全剂量范围窄的药物,过量易中毒。不同药物漏服处理方法不同,可遵医嘱。
药食相克,警惕“隐形风险”。出游时人们少不了品尝美食,然而食物摄入不当可能会影响药效或增大药物的副作用,食品或饮品选用要格外留心。
降压药,别太咸。香肠、酱肉、熏肉含盐量较高,过多食用会影响降压药效果。另外不可忽视维生素C,其常被制成泡腾片,其崩解剂碳酸氢钠含钠,服用期间别吃太咸,避免短时间内摄入钠过多。
抗生素,要戒酒。很多人都知道服用头孢类抗生素不能饮酒,除此之外,替硝唑、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利巴韦林、氯霉素等抗生素也会影响酒精代谢,服药期间应忌酒。停药后7天内的肝肾功能异常、年老体弱患者都应远离酒精。
抗凝药,辨甜品。服用抗凝药的慢性病患者外出游玩,饮用甜品时不妨先看配料表,对于明确标注西柚(葡萄柚)成分的甜品应严格避免食用。因西柚含有呋喃香豆素类物质,会抑制肝脏中CYP3A4代谢酶活性。通过这种酶代谢的药物会“滞留”体内,血药浓度会异常升高,可能引发毒性反应或严重副作用。
谨防“药驾”,避免服药后驾驶。“药驾”是指驾驶员服用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物后,依然驾车的行为。常见的一些抗组胺类药物,如氯雷他定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服用后会产生视物模糊、嗜睡、眩晕、定向力障碍等不良反应。高血压药物、糖尿病药物、解热镇痛药物、抗抑郁药物也可能引起头晕、疲倦无力等现象。服用药物时,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其中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服药后若出现身体不适、疲劳、视物模糊等情况,应避免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