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唐县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能效领跑 文明筑基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07-23 09:10

公司组织员工在食堂包粽子。    刘涛  摄

□保定日报记者  葛淑霞  通讯员  宋林璟

“这大热的天,西瓜和矿泉水送得太及时了,感谢公司关心。”7月11日,在唐县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生产运行部部长张学良高兴地说。这家刚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的制造企业,在炎炎夏日为一线职工送去防暑降温物资,也送去家人般的关爱。

“职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是开展的‘送清凉’活动,还是日常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其核心都是要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如家’的温暖。”公司经理张新生表示。

作为北京金隅集团旗下的一家制造型企业,唐县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能够在此次全国性评选中脱颖而出,不仅得益于企业各类文明创建活动的扎实推进,更源于其“文化育人、文明兴企”发展理念的深度践行。该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既练就了节能减排、安全生产、质量提升的“硬功夫”,又培育出文化育人的“软实力”,让文明创建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

该企业在主责主业方面,始终把环保节能、安全生产、质量提升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发展理念。多年来,从“国家级重点行业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到“国家绿色工厂”,从“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到“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每一项荣誉都是唐县冀东水泥深耕专业领域的见证。特别是在节能减排领域,公司率先通过河北省环保绩效A级企业评审,污染物排放浓度实时监测数据长期稳定达到超低限值,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冀东样本”。这些荣誉的积累,不仅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更为文明单位创建奠定坚实基础。

该公司坚持党建引领,将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提升队伍素质的重要抓手。领导干部“每日一学”,基层班组“比武练兵”,同时与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高校共建培训基地。近几年,企业新增的职称证书和高技能资格证书,足够贴满一面荣誉墙,获得高技能职业资格人数68人,占职工总数的26.5%。

除了知识技能的培养,该公司注重以文化人。定期开展道德大讲堂活动,邀请职工走上讲台宣讲,让理论教育更接地气。创新推出“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平台,深入挖掘生产经营中涌现的先进典型,通过普通员工讲述“维修团队冒雨抢修保障生产”“质检员严把质量关守护品牌”等鲜活故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为可感可知的“冀东实践”。午休时间,维修班组的李红献被工友们围住,讲述冒雨抢修设备的经历。这是公司“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的日常一幕。没有高台教化,只有工装沾着机油味的真实故事。这样的“草根讲堂”,与道德讲座、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生态。

傍晚的篮球场上,设备管理部的朱力帆一个漂亮的三分球引得工友阵阵喝彩。公司每年组织文体联赛,让这些白天与水泥打交道的汉子们,在晚上的运动场上找到另一个自己。公司常态化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联赛及趣味运动会,在竞技中培育团队精神;精心组织文艺汇演、书画摄影展、诗歌朗诵等文化活动,为员工搭建才艺展示舞台。这一系列举措既丰富了员工业余生活,又有效纾解工作压力,更让“家文化”的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走出厂区,企业的社会责任足迹同样清晰: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为唐县齐家佐镇捐赠50万元贫困帮扶款;为川里小学捐赠50万元教育扶贫基金;向唐县白合镇政府捐赠10.8万元帮扶款,助力抗汛救灾;组织员工向白合村受灾村民捐款2.3万元等。唐县冀东水泥的文明实践始终带着水泥行业特有的实在劲儿,彰显企业担当,以切实行动传递温暖与希望。

“文明创建不是挂块牌子,而是要让每个员工都成为发光体。”望着满载西瓜的货车驶向车间,张新生说。此时,夕阳给厂区镀上金色,那些运转中的环保设备正无声地诉说着,在这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融合,就像水泥与钢筋的完美结合,构筑起高质量发展的坚固大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