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5-07-27 07:27
□保定日报记者 王 黛 李 岩 郝子帅
“这酱炸得真地道,多盛点。”
“给我来头蒜,面条就蒜,香味添一半”……
7月25日傍晚,易县南淇村党支部书记赵学民家整齐干净的小院里格外热闹,浓浓的酱香扑鼻。12名因暴雨转移安置在此的村民,捧着刚出锅的炸酱面吃得香甜。
“没想到这场雨这么大,凌晨3点,眼看着水越积越多,村应急救援队及时将我们住在低洼地势的几家人转移,7点左右便安置妥当。”回忆起雨中转移的情形,村民隰桂春历历在目,“除几人投亲靠友外,我们6户12个人都被赵学民接到自己家住。”
据了解,接到暴雨预警后,南淇村两委提前组织20多人的应急救援队24小时轮班值守,并准备两台挖掘机、一台铲车,确保紧急情况下及时救助、转移。
“刚装修一新的房子,腾出来让我们住,心里真觉得过意不去……”隰桂春说出在座人的心里话。
“乡里乡亲的说啥呢?房间足够大家用,日常用品都是现成的,放心住,就当自个家一样。”赵学民打断话头。
“不仅有电、有水,还有网。”隰桂春起身拉着记者进屋,指着墙角整齐堆放着的各类生活用品、成箱的方便面、矿泉水、蛋糕、面包,“这些都是村干部上午送过来的,安排得周到又贴心。”
回到院里,隰桂春接着说:“暴雨来得快,退得也快,现在村里道路都通了,等积水都退了,我们就能回家了。”话音刚落,大家连连应和。
“水不退,大家就先安心在这住,有困难,咱们一起解决……”赵学民安慰说。
“放心吧,没啥大不了的,该收拾的收拾,该恢复的恢复。”大家异口同声。从大雨说到重新修葺家中小院,从院外新修的村路到村文化广场建设,从开展形式多样的村民文艺活动到拓宽增收渠道……大家越聊越起兴。
不知不觉夜已深,赵学民看着葡萄架上一串串刚透紫色的葡萄,眼中满是希冀:“雨停了,水退了,困难过了,一切都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