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以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引领,保定供水公司沿着“聚焦主业,多元发展”的路径,深度融合数字化创新和智慧化应用新趋势,为城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脉动”新生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8-05 08:08


在保定市(莲池区)管网及配套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一标段现场,工作人员使用液压千斤顶进行管道顶进施工。


□保定晚报记者 耿静  通讯员 安柔 田雪杰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清澈的活水沿着管网奔流,保障万千家庭用水无虞,这是保定市供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定供水公司)千方百计守牢城市“生命线”的生动注脚。

多年来,保定供水公司坚决扛牢国有供水企业的社会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沿着“聚焦主业,多元发展”的路径,以多种经营跨越式发展,为城市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不止于“供”,深耕于“远”,保定供水公司这份固本与拓维,守住为民服务的初心,也打开助力城市焕新的广阔空间。

优化供水管网

推动民生福祉流向深处

奋楫笃行启新局。2025年,南二环道路在拓宽中勾勒城市发展新的轮廓,随之而来的供水管线迁改,也在如火如荼地续写着民生保障的篇章。

接到迁改任务后,保定供水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踏勘。道路扩宽后,供水管线所在位置变为慢车道,路面高程下降40—50厘米,部分管线及设施井需进行迁改。

500米管线、100座井室,不只是空间位置的移动,更是供水脉络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深度契合。面对“迷宫”般的地下管线,供水测绘人员利用RTK移动站,沿迁改路线逐点测量,为管线走向、埋深设定提供精确坐标依据。同步完成阀门井、排气阀、水表等供水设施数字化建档,为后续运维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城市焕新,始于对细节的苛求,衷于对民生的担当。为精准避开各类管线,施工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一铲一铲地在地下“探路”,“左边20厘米处是一根通信光缆,挖的时候注意避开。”“右边不到10厘米有一处网线,小心避让。”……一段仅30米的管线用了6个弯头,才成功“突围”。

在供水管线迁改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切割管道。

拓展多种经营

助力城市发展强在实处

水脉通,则城市兴;防线牢,则民心安。

从单一的供水工程到涵盖雨污水、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综合建设,保定供水公司承担工程施工任务的下属子公司尚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泉市政),主动打破业务边界,走出熟悉的“舒适区”,向着“新战场”前进。

“开泰街按原定计划完成顶管任务;聚贤街排水井浇筑完成……”5月28日21时,尚泉市政防洪排涝项目部的灯依然亮着,施工员围坐在一起,对保定市(莲池区)管网及配套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一标段的工作进度进行梳理。像这样的碰头会,自项目开工以来从未间断。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为抢在汛期前完成工程的关键环节,尚泉市政克服点多、线长、面广及施工条件复杂等多重挑战,将“日调度、日研判、日落实”定为铁规矩,同时坚持“人工+设备”昼夜交替轮班作业,以高效运转保障项目按计划推进。

聚贤街路段地质条件复杂,地勘报告显示该区域地下8至10米处存在含水层,而新建雨水管道的标高,恰恰就位于含水层内。

面对技术与安全的双重考验,尚泉市政迎难而上,请专家、勘现场、做论证。最终,管道顶进确定采用泥水平衡工艺,同时设置降水井与排水管道,对深基坑做降排水处理,为管道施工创造安全稳定的作业环境。

“像这样的深基坑全线共57个,最深的地方有14米,接近5层楼高,现场的安全管理可以说是如履薄冰、丝毫不敢松懈。”项目副经理王亮说。

施工现场严格实行“一基坑一监控”制度,每个基坑配备专属视频监控,实时“盯守”施工安全情况。项目指挥部配有可视投屏设备,能够联动所有监控设备及扬尘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各基坑安全状态,实现施工现场全程可控及动态管理。

保定供水公司的跨越发展,不只是业务版图的拓展,更在于工程管理的升级。RTK移动站精确锁定厘米级坐标;机器人潜入管道内部360°展现;AI监控全天候值守……这种蜕变,在各项领域遍地开花,让供水主业“生命线”更畅通,也让多种经营发展有了“硬支撑”。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未来,保定供水公司将循着城市发展的脉搏,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强化推进质效,深化改革攻坚,续写更多水脉与民生共兴的新篇章。

(本文配图均由田雪杰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