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

产教融合二十年:校园沃土育良才 企业舞台展锋芒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与钰鑫电气校企共育产业中坚

来源:作者:时间:2025-08-14 08:23

崔鹏松正在调试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     保定日报记者 孙鹏 摄

□保定日报记者 孙 鹏

8月4日,记者走进保定钰鑫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技术部主管崔鹏松正在调试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我是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系应用电子专业2018届毕业生。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自己的‘伯乐’,我始终记得老师的谆谆教导,记得每次的学习讨论。”崔鹏松这样说。

二十年携手深耕,二十载硕果盈枝。

自2005年开启校企合作以来,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与保定钰鑫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在物联网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领域,共同铺设了一条贯通学业与职业的坚实桥梁。

二十年间,保定职业技术学院15名优秀学子扎根钰鑫电气,在研发、技术支持、运维、生产、销售等关键岗位上勇挑重担,迅速成长为企业中坚力量与业务骨干,共同谱写了校企深度融合的华彩乐章。

崔鹏松的成长之路就是“学院精心培育、企业提供沃土”的最佳诠释。他在校期间,在老师的引导与支持下,不仅学业拔尖, 获校级一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更在社团与学生会工作中锤炼了综合能力。带着这份积淀进入钰鑫电气后,他从天津办事处技术支持做起,一年内踏遍天津所有变电站,继而负责全国技术支持项目。从技术尖兵到技术部主管,再到勇挑市场新业态重担,崔鹏松的每一次跨越,都印证了母校职业教育赋予的探索精神与学习能力。

“我院计算机信息工程系于1993年创建,现开设有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等7个专业,其中人工智能应用技术今年开始招生。专业就业率连年保持90%以上,超五成毕业生留在保定工作。”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系党总支书记、主任杨克林告诉记者,目前该系拥有专业教师60余人,全部达到了“双师型”教师标准,同时还拥有30余名稳定的企业导师。

无独有偶,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系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2020届毕业生范杰康,经企业导师推荐进入钰鑫电气,并在销售岗位工作。面对跨界挑战,他迅速调整策略,巧妙地将物联网技术底蕴融入销售实践,为客户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技术+销售”的复合型技能成为销售冠军,创下单笔订单超百万的佳绩,现已担任销售经理职位。

“大二时,在导师的精准指导和班主任的鼓励下,我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大赛,专业成绩全班第三,获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获‘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等称号,是老师的信任让我相信我能行。” 范杰康坦言,母校的导师制“因材施教”为他找明了专业方向,也为他提供了从校园到职场无缝衔接的舞台。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既有工科生的严谨思维,又有管理人才的敏锐嗅觉,是校企共育的典范,成功展现了产教融合发展的力量。”保定钰鑫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占钰这样评价。

保定钰鑫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部负责人徐尧的故事,则展现了校企合作如何精准赋能青年成长——学院三年培养,徐尧成绩优异,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积极参与省级、国家级赛事并获奖。2021年,他以实习生身份走进钰鑫电气,迅速发现校园所学与企业实践的紧密联结。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徐尧很快便能独立参与项目开发。毕业前夕,他圆满完成公司一款产品的软硬件开发及维护测试工作,凭借过硬实力顺利获得转正资格。当公司成立非标自动化事业部门时,他敏锐抓住机遇,毅然转行投入自动化领域。面对全新挑战,他以创业者的拼搏姿态,在实际项目中边学边干,逐渐脱颖而出,被委以自动化负责人重任,全面负责客户需求对接、控制方案设计与报价、行业趋势研判等工作。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更宽泛的知识体系要求与更高的专业门槛,正是母校深厚的通识教育、专业培养与企业实战,为我们筑牢复合型发展根基。” 徐尧感慨道。

“学院扎实的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是根基,学子们持续的努力与进取精神是引擎,而钰鑫电气提供的优质实践平台、信任包容的企业文化与系统培养机制,则是人才得以茁壮成长、反哺企业的关键土壤。”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二十年的精诚合作,不仅为保定钰鑫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学院智慧”与“青春动能”,也充分彰显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价值。未来,学院将继续携手优秀企业伙伴,共同谱写新时代职业教育赋能地方经济、成就青年梦想的崭新篇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