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区县新闻>

曲阳:文明实践阵地成为群众“第二个家”

来源:作者:时间:2025-08-18 08:31

在曲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曲阳县关工委副主任张志欣,为青少年生动讲述曲阳在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英雄故事。 牛子晗 摄

□保定日报记者 王 黛 葛淑霞  实习生 白悦君

宣纸铺展,墨香弥漫,保定市曲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孩子们凝神悬腕,在老师指导下点染墨韵。不远处,悠扬的萨克斯旋律流淌,学员程普正在中心的文艺课堂练习吹奏。与此同时,曲阳县下河镇新赤岸村夕阳红健康小屋里,老人们正在体验按摩椅、康复脚踏车、理疗按摩床垫等理疗仪器,曲阳城乡处处升腾着文明实践的暖意。这一切蓬勃生机的根基,在于该县精心打造覆盖全县的“中心、所、站”三级文明实践阵地,成为群众身边的“第二个家”。

作为引领社会新风尚、弘扬时代正能量的重要阵地,曲阳县投资600多万元打造1246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心整合20多个部门资源,打造集理论宣讲、文化体验、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18个乡镇实践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差异化定位,如羊平镇依托雕刻产业重镇打造非遗传承基地,农业强镇嘉禾镇则设立农技服务站。376个村(社区)实践站精准对接百姓需求,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群众需求为核心理念,整合陈文增定瓷艺术馆、50个文化名家工作室等资源力量,让文明实践服务民生、传承文化、凝聚乡情。

这个暑假,退休教师张占立在曲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孩子们上软笔书法公益课。牛子晗 摄

走进曲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面墙上月度活动计划表清晰罗列:“艺起来曲”、家庭教育课堂、暖阳故事汇、公益乐队、数字历史体验……十大品牌活动丰富多彩。中心更引入VR互动、720全景技术,让红色展馆与革命精神在“云端”可触可感。非遗传承、文化雅集等活动迄今已举办430场,惠及群众20万人次;“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系列活动逾200场,参与人数超3万。

“看到平台上有免费书法课,我们特意带孩子来感受。”党城村程仪诺的奶奶说道。暑期公益课堂不仅教授书法、绘画、音乐、摄影等技艺,更成为孩子们交流的乐园。“这里活动多,我很喜欢!”程仪诺的喜悦溢于言表。曲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携手曲阳县文联推出的暑期公益课堂,不仅教授书法、绘画、音乐、摄影、诗词、楹联、朗诵等文化知识,还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

丰富活动的背后,是对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精准把握与热切回应。学员程普介绍:“学习萨克斯提高肺活量,锻炼身体,但是这个乐器声音大扰民,不便在家练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好为我们提供便利条件。”中心负责人牛子晗说:“每次活动预报一经公众号发布, 群众参与热情高涨。有时一天连开4节公益课,场场爆满。曲阳作协苏锁军主讲的《历史名人耀长空》原定一个半小时,因听众沉浸其中,最终延长至近三小时。”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主阵地,该县自2024年7月起,每月开设家庭教育课堂,覆盖青年家庭800余户,共同推动形成“重感情轻彩礼、重家风轻形式”的文明新风尚;创新推出“曲韵新风”集体婚礼品牌,将千年定瓷文化深度融入婚俗改革,2024年、2025年已连续举办两届,新人签订《彩礼承诺书》,将节省的彩礼费用共同存入“和美家庭基金”,专项用于家庭建设与未来生活规划,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婚育新风。今年举办的集体婚礼,10对新人共同参与“定此(瓷)一生”非遗体验环节,通过拉坯、剔刻,共同烧制刻有双方名字的“同心杯”,寓意“婚姻如瓷,需共同打磨”,让传统婚庆仪式成为文化浸润的载体。

在曲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曲阳县教体局艺术专干于婧老师为岳芽少儿合唱团的孩子们教授声乐知识。牛子晗 摄

更为关键的是对有限资源的激活,在乡镇政府开设文明实践所,在社区、农村开设文明实践站。旧活动室、文化站、党群服务中心被智慧升级,蜕变为文明互助、健康服务、理论宣讲等多元活动的阵地空间,让文明的“毛细血管”深入社区肌理与阡陌乡野。文明实践之风,亦在社区街巷、乡村院落温暖流淌。

坐落在乡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是党的创新理论扎根群众的沃土。曲阳县打造的“9+2+N”宣讲队伍里的骨干们常来此与群众“说说新‘理’话”。“五老”宣讲团的老党员在范家庄乡武家湾革命旧址为青少年讲述抗战故事;文德镇邀请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到田间地头为农户带来最新农业技术;齐村镇的“365百姓故事汇”宣讲活动中,宣讲员们围绕乡村发展、移风易俗讲述身边的感人故事;羊平镇的雕刻名家们畅聊“如何用刻刀刻出新时代的模样”……多种形式的理论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变得可触可感, 党的声音顺着文明实践的脉络,悄悄融进了城乡百姓的日常。

文昌社区文明实践站设立了“共享工具屋”,从露营帐篷到电锯,各类工具一应俱全。居民仅凭身份证即可登记借用。社区副书记刘康介绍,依托工具屋,“爱心集市”定期开张,健康义诊、便民缝补等贴心服务悉数登场。微信群预告与入户宣传双管齐下,确保街坊邻里的便利“从不缺席”。工具流转之间,邻里互助的温情悄然生长。

下河镇新赤岸村的“夕阳红健康小屋”则成为老人最爱驻足之地。理疗灯、艾灸床、按摩椅等设备一应俱全,村民可自主使用。“小屋每天定时开放,村干部和志愿者会指导操作。”村党支部书记常明介绍。小小驿站承载着对乡村老人健康关怀的深情。

目前,曲阳已建成的1个实践中心、18个实践所,376个村(社区)实践站如繁星般延伸至百姓家门口。曲阳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甄盼兴表示:“在公益课堂、共享工具屋、健康小屋等项目推动下,群众参与热情持续升温。我们将继续聚焦民需,以阵地为纽带,拓展服务内涵,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散落城乡的文明实践“小阵地”,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汇聚成提升人民获得感的磅礴力量,让文明的星火在曲阳大地上恒久温暖,照亮万千家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