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8-19 09:11
□保定晚报通讯员 夏凡
您是否曾在凝视蓝天、白墙或明亮背景时,眼前飘过蚊虫、丝线或云雾般的黑影?这些挥之不去的“小飞虫”,俗称飞蚊症,医学名为玻璃体混浊。它不仅是常见视觉现象,其背后更隐藏着眼部健康的信号,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眼功能检查科医师肖飞带您深入了解其本质。
理解飞蚊症,需认识眼球内关键结构——玻璃体。它占据眼球后部约4/5空间,是一种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成分约99%为水。如同“透明果冻”,玻璃体支撑眼球形态,确保光线畅通无阻抵达视网膜。然而,其内部无血管、代谢较慢的特性,使得损伤后难以再生。当玻璃体透明度下降,混浊物阴影投射于视网膜,便形成了恼人的“飞蚊”。
飞蚊症的成因多样。最常见的是玻璃体液化变性,尤其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从凝胶状变为液态,原本均匀的结构变得不均匀,产生混浊物。其次是玻璃体后脱离,即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的连接随年龄增长逐渐松弛甚至完全分离,此过程也可能产生混浊物引发飞蚊症。此外,眼部外伤、视网膜血管病变等导致的玻璃体积血,血液进入玻璃体形成血凝块,也会表现为黑影飘动。眼部炎症如葡萄膜炎可能导致炎性渗出物进入玻璃体形成混浊。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若影响眼部血管,也可能间接导致玻璃体混浊。
飞蚊症的典型症状是眼前出现形态多样的飘动黑影,可能像蚊虫飞舞、云雾漂浮,或呈丝线状、点状、片状。除了黑影,患者还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严重时甚至可能失明。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混浊物的数量、大小、位置密切相关。少量混浊可能仅在特定光线下被察觉,而大量或位置关键的混浊则会显著影响视力。
一旦发现飞蚊,应尽快就医,通过眼科医生检查及超声等手段明确飞蚊症性质。大多数由老化、疲劳或过度用眼引起的飞蚊症无害,通常无需特殊药物,注意休息、规律作息、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并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即可。但需警惕危险信号:出现固定不动黑影、闪光感、视力骤降、视物变形或突然大量黑点。这可能是视网膜脱离、眼内大出血等严重眼疾征兆,必须立即就医,通常需手术治疗以挽救视力。
飞蚊症是观察眼部健康的重要窗口,通过科学检查明确其性质,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维护视觉质量至关重要。关注眼部变化,及时干预,才能守护清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