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8-25 09:35
□保定晚报记者 刘向真 实习生 钮涵烨
8月20日夜,震耳欲聋的助威声浪几乎要掀翻市体育场屋顶。在这片被激情与汗水浸透的战场上,三个血脉相连的年轻人齐聚河北五超联赛首场赛事,以三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共同书写着他们与足球的故事。
他是场上的“尖刀”——
马宇此刻正奔跑在球场上。作为本次比赛保定队的中锋,他的每一次触球、每一次冲刺、每一次射门,都牵引着全场的心跳。汗水早已浸透了他的球衣,但他眼中燃烧的火焰未曾减弱分毫。
自小学一年级被教练选中后,他便走近了足球,一路从职业队到退役,再到如今重披战袍为家乡而战,足球始终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在这场快节奏、强对抗的五人制比赛中,他们从落后到扳平到最后的超越,全队沉着应战,凭借强大的团队意识和既定的战术执行逆转取胜。
“赢了!”马宇表示,看台上姐姐马千那道醒目的红色身影和响亮的助威声给了他莫大的力量。
从十一人制转型五人制,也是马宇的首次尝试,因此面临着巨大挑战:“五人制比赛要求更快的反应速度、更强的体能和更高的技术。”幸运的是,表妹辛恬作为教练组成员,拥有专业的五人制足球经验,帮助他顺利适应新的比赛形式。
于他而言,这场胜利不仅是一场逆转好戏,更是一个足球家庭携手奋战的动人故事。在姐妹的支持下,他用进球为家乡赢得了荣耀,也诠释了足球运动的家庭传承与团队精神。
她是看台上的“引擎”——
在B区看台的最前端,姐姐马千的身影在呐喊声和歌声中跃动。作为保定市足球球迷协会保定力量组织的负责人,她是这片红色海洋的“声浪引擎”。双臂挥舞间,她指挥着上百名身穿红衣的球迷节奏统一地助威。
她与足球的缘分始于弟弟的绿茵梦。看着弟弟马宇从小在球场上奔跑,她渐渐被这项运动吸引,高中时开始看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观众席走向助威区,最终成为球迷协会的中坚力量。2015年保定足球协会成立时她就加入其中。她这些年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凝聚散落在城市各处的足球力量,为家乡球队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比赛开始,他们用有力的节奏和嘹亮的口号,点燃整个看台的激情。“我们不是旁观者,”她声音无比坚定,“我们是球队的一部分!队员在场上战斗,我们就在这里,告诉球员他们不是一个人!”
挥舞的旗帜条幅、整齐的助威动作、铿锵的口号战歌……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这是保定主场的比赛,更是整个河北的赛事。我们要展现大爱和好客,要让来到这里的队伍都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也要展现保定球迷的热情与胸怀。”马千介绍说。
如今,她的足球梦想也在延续——13岁的儿子正在接受职业足球训练。从姐姐到母亲,从看台到球场边,马千续写着她与足球的不解之缘。
她是场边的“大脑”——
在场边,辛恬的身影沉着而专注。这位前中国女子五人制国家队成员,如今作为技术指导以其丰富的专业经验为保定队保驾护航。
辛恬从6岁开始踢球,曾作为主力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夺得女子五人制冠军,2017年入选国家队。辉煌的职业生涯为她积淀了深厚的实战经验,这些都为她转型成技术指导打下坚实基础。
比赛失球时,她没有慌乱,而是迅速与教练组其他成员沟通,冷静分析失误原因,调整方案;球队找回节奏时,她用简洁有力的手势和呼喊提醒着回防和保护、激励着冲刺与激情。终场哨响,辛恬难掩激动,“我的角色,就是在沸腾的情绪里,找到那一丝冰冷的逻辑,并让队员们相信它。”
赛场之下,辛恬的身份是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教师。她将这份对足球的热爱与专业投入至校园,亲自指导校队,不仅传授五人制的技战术,更将永不言弃的足球精神传递给学生们。
崔宇浩——本次比赛中的一名球员,已跟随辛恬学习了三年,是她校园耕耘成果的见证者。辛恬正用她丰富的经验,为热爱足球的学子们搭建起通往更高舞台的成长阶梯。
比赛结束,当热闹渐渐散去,马千、马宇、辛恬三人聚首。没有过多的言语,一个默契的眼神,一次用力的击掌,彼此疲惫却兴奋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褪去球迷、球员、教练的不同外壳,他们此刻只是一家兄弟姐妹。定格下一张合影,他们享受着这份并肩作战后的幸福。
这座城市的足球故事由无数人写就,而这血脉相连的三人,则用他们不同的职责、同一份信仰,将家庭的纽带深深地编织进了全民运动的传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