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9-09 09:05
□人民日报记者 邵玉姿
累计开展各类中医药文化活动百余场,服务群众超过20万人次;建成13所省级中医药文化特色学校,深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持续提升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接待参观体验者超过10万人次……今年以来,河北保定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打造中医惠民新场景,引领健康生活新风尚,让中医药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服务百姓健康。
“保定,中医药历史源远流长,是‘寒凉学派’和‘易水学派’的发源地,尤其是有‘天下第一药市’之称的安国药市,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保定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国伟介绍,2025年,保定市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展“守真文化节”“百场中医药文化市集”等惠民品牌活动,在各县(市、区)广场公园、商业街区、社区院落等公共场所,设置中医义诊区、技术体验区、文化互动区,提供中医特色疗法体验、中药茶饮品尝、中药材展示、健康咨询等多元化服务,使中医药从抽象医学理论转变为可感、可知、可用的生活体验,让市民在轻松愉悦氛围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博物馆是激活传统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平台。保定市持续提升守真中医药博物馆、易水学派博物馆、安国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重点场馆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今年以来,中医药类博物馆共接待参观体验者超过10万人次,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保定市还持续深化“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目前全市已建成13所省级中医药文化特色学校,今年新增3所。“端午艾草香,童心识百草”等主题实践活动,增进了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也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良好局面。
此外,保定市还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体验基地建设,建成2家国家级、2家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并在公园、社区、驿站等公共空间打造一批开放式中医药文化角,逐步构建起“全域覆盖、全民参与”的中医药文化服务网络,不仅提供中医药知识科普服务,还成为群众体验中医养生、交流健康心得的场所,让中医药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保定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姚琳参与采写)